寄宝山网|雨水如何养生 雨水节气养生重视这三个方面……

123456789

  现在到了雨水节气,它是传统的节日,到了雨水节气就说明天气会逐渐变暖,不过此时人们还需要适当的防寒。雨水节气人们要如何养生呢?因为雨水节气和春节的日期比较近,此时人们的饮食也比较丰盛,大家知道雨水节气饮食原则是什么吗?下面会有详细的介绍。

  雨水如何养生

  疏肝养心,健脾祛湿

  “雨水”节气的意义就是降雨开始,这个时间段早上的时候有露、霜出现。不过随着降雨增多,寒湿之邪比较容易困着脾脏,湿邪留恋,非常难去除,此时人们可能会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所以说在“雨水”前后应当着重养护脾脏,人们还需要保持肝气调和顺畅。

  在雨水节气的时候,人们需要注意天气变化无常,这个时候大家非常容易受到情绪波动,会有心神不安的情况,这个症状对高血压、哮喘等患者尤其不利。所以在平时人们需要保持心境平和,养心护心。还应该要让心气充沛,方能滋养脾脏。

  远离油腻,食粥养胃

  “雨水”时节可以说是万物生发之始,在这种阳气发越之季,人们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此时需要少吃生冷、油腻之物,还应该要顾护脾胃阳气,大家可以适当的进食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食物,这些物质具有比较好的健脾养胃的效果。

  春季气候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常会出现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故应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这一时期有两种蔬菜值得推荐,即豆苗和荠菜。

  此外,粥类素有健脾利湿、养胃和胃的功效。《千金月令》曰:“正月宜食粥。”“雨水”前后服用养生粥对润和脾胃大有益处:如胡萝卜南瓜粥、薏苡仁党参粥、山药红枣粥、芡实莲子粥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防“倒春寒”,避寒防湿初春阳气渐生,日趋暖和,但此时北方阴寒未尽,气温变化大,虽然“雨水”之季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

  此时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乍暖还寒,所以还需预防“倒春寒”,注意保暖,不应过早减少衣物。

  一般日平均气温在10度以下就需要“捂”,春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易侵人关节,又无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于手指易致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于头则易致头痛,故洗头淋浴后要及时吹干头发和擦干身体。

  摩腹提肛,运脾固肾

  春夏以保养“阳气”为主,睡前摩腹提肛,有助于养护体内的阳气,达到运脾固肾的效果。摩腹时应仰卧,以肚脐为中心,手掌在腹部顺时针方向按摩200次,有利于促进消化,提高睡眠质量。

  在雨水节气的时候,气温会转暖,气候也会比较干燥,这个时候大家应该要做好身体方面的防护措施,此时有什么注意事项大家需要知道呢?雨水节气人们要为身体适当的进补,这样可以预防春季的一些疾病,还能够为身体补充营养,吃什么好呢?下面会有详细的介绍。

  雨水节气的注意事项

  注意穿衣保暖

  雨水节气的到来,也代表了气温开始回升,这个时候人们会明显的感觉到湿度逐渐升高,不够此时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所以说大家在早晚的时候要注意防寒。这个时候仍要注意保暖,一定不能急着减衣,特别是老人和儿童更不要频繁增减衣服。

  饮食合理预防上火

  在雨水的时候早晚较冷,风邪渐增,所以身体非常有可能会出现口干舌燥和上火的现象,生活中大家要多饮用温开水,早晨的时候要为自己泡一杯蜂蜜水,此时的天气还是较为寒冷不宜过早引用凉茶,大家还要常喝一点温水,这样身体才会好。

  在饮食方面,人们还是需要以少油腻多清淡为主,少吃油腻类的食物,因为此时也在春节期间,人们的饮食会比较丰盛,总是吃油腻食物对身体不好,大家要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尤其是肝火旺的人多吃些山药、红薯、紫薯等,这样能够起到平肝之用。

  调整起居早睡早起

  晨起夜睡总的原则是:跟太阳走。天睡我睡,天醒我醒。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晚上不要熬夜,早晨不要赖床,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有助于有效的预防春困。如有需要中午可睡个午觉,但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为宜。否则睡的时间越久越没有精神。

  运动要适度

  雨水仍然是早春节气,早晚仍然较为寒冷,雾气大,不宜于做过于激烈的运动,避免因为体内能量(中气)消耗太过而失去对肝气的控制,导致肝气过剩而出现发热、上火等症状。可做些散步、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让肝气慢慢地上升。但因为雨水很多,好不要过早晨练,一些喜欢早上五六点钟就起床锻炼的中老年人应晚些出门,好与太阳同起床,在气温稍高时进行一些柔和的锻炼。

  慎防皮肤过敏

  春天晴朗风大,紫外线增强,空气中过敏原增多,花粉指数偏高,有些花粉颗粒很小,很容易随着春风在空气中飘荡,过敏性皮肤接触后,就可引发症状。对于容易过敏的人群来说,外出要注意戴口罩,郊游踏青,尽可能选在花粉指数低时,如清晨、夜里,或绵绵春雨过后;若非得要外出,回家后要换上干净衣服;饮食上要少吃鱼虾、海鲜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提肛锻炼也宜平躺,两手并贴大腿外侧,两眼微闭,全身放松,以鼻吸气,缓慢匀和,吸气同时用“意”提起肛门及会阴部,肛门紧闭,腹部稍用力向上收缩,屏住呼吸稍停2~5秒,再放松并缓缓呼气,呼气时腹部和肛门慢慢放松。这样一紧一松做9次,长期坚持可固精益肾、提振阳气。
  雨水饮食原则

  一、多吃甜,少吃酸

  酸入肝,如果在春日的雨水继续大吃特吃酸味食品,则会补肝克脾,脾功能下降就会影响人体吸收营养。所以此时应该吃一些滋补的粥品,如莲子粥、红枣粥、银耳粥、蜂蜜等等。

  二、饮食清淡不油腻

  春季阳气升发,应少食油腻,好不要吃狗肉、羊肉等冬令进补肉类,因为这些食品会让你的肝火更旺,反而伤脾。而且经过一个冬天的“收藏”,春天也不宜猛补,可以选择一些清淡的时令蔬菜,像香椿、百合、豌豆苗、春笋、山药、藕片、萝卜等等。

  春季多风干燥,人体还需要及时地补充水份,所以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很有必要,如梨、甘蔗等等。

  三、五要五忌防溃疡

  春季是旧病复发的高峰期,对于溃疡病人而言,饮食上要更加注意,做到五要五不要:

  五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营养丰富、低脂低糖、容易消化

  五戒:重油煎炸、酸醋辛辣、生硬冷烫、过浓过咸、烟酒糖茶

  四、少喝酒,不吃生冷之物和大热之物

  雨水时节,空气湿度增加,但气温仍然很低,因此此时的天气寒中带湿。在这种环境下,人体往往预热壅阻。此时若吃燥热的食物无异于“火上浇油”。预热让人想吃凉东西,但吃凉过多,则会使脏腑为湿寒所伤,出现胃寒、腹泻等症状。所以,雨水时节饮食应以中庸为原则,不吃生冷之物,也不能吃大热之物。冷饮、辣椒都是应当慎食的,尤其要注意的是要少喝酒,特别是白酒。

  五、多吃蛋白质食物增强抵抗力

  雨水时节还属于早春,寒流经常光顾,昼夜温差也较大。在寒冷的条件下,人体内的蛋白质加速分解,从而使人的抗病能力降低。所以,此时人体就需要摄入足够的热量来保持体温,应对寒冷。

  鱼、虾、鸡肉、牛肉、豆制品等含有较高的热量和丰富的蛋白质,所以此时应该多吃。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此时饮食也应该多吃一些比较容易消化且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品,牛奶、酸奶、蛋类都是比较合适的食物。

  结语: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雨水节气要如何养生,我们现在应该知道到了雨水节气怎么护理身体会比较好了,在平时人们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健康,及时的增添衣物,不要因为天气比较暖了,就开始不注意防寒了,还有多吃有营养的食物。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