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大寒的习俗 到了这个节气人们要尾牙祭……
123456789
大寒的到来代表了这一年即将结束,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农闲的时节。到了大寒的时候天气比较寒冷,此时人们要注意护理好身体,大寒有很多的注意事项,人们要了解一下。大寒是传统节气,它有很多的习俗,对大寒感兴趣的朋友要继续看哦。
大寒的习俗
大寒习俗:尾牙祭
大寒在我国的习俗,特别是在农村,这个时候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多数家庭都开始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尤其是到了大寒和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习俗有很多,像是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我国非常重视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
所谓二月二为头牙,就是说每逢初二和十六人们都需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在民间是有吃春饼(南方叫润饼)的说法,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是人们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这也是一种习俗。
大寒习俗:喝鸡汤
大寒节气的时候,多数的南京人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此时是农历四九前后,在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是一九一只鸡食俗现在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多数人在此时会选择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
到了腊月,老南京还喜爱做羹食用,羹肴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样,如北方的羹偏于粘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粘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南京冬日喜欢食羹还有一个原因是取材容易,可繁可简,可贵可贱,肉糜、豆腐、山药、木耳、山芋、榨菜等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热乎乎的羹,配点香菜,撒点白胡椒粉,吃得浑身热乎乎的。
大寒习俗:迎年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因此,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
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大寒习俗:吃消寒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除此之外,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大寒节气到来,稻香村、稻香春、桂香村等老字号都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消寒糕”,在稻香村翠微店里,“消寒糕”都摆在柜台的明显的位置。
大寒习俗:吃糯米饭
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有大寒吃糯米的习俗,这项习俗虽听来简单,却蕴涵着前人积累的生活经验,因为进入大寒天气分外寒冷,糯米是热量比较高的食物,有很好的御寒作用。糯米饭的做法五花八门,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适宜。
大寒是我国的传统节气之一,大寒的到来也是一年即将结束的标志,此时人们都在准备迎接新年。到了大寒人们要注意护理好自己的身体,及时的为身体进补,吃什么比较好呢?大寒节气人们要注意预防病毒,人们也要注意养生,下面会有详细的介绍。
大寒吃什么
1、糯米
到了大寒的时候,在我国很多的地区都有吃糯米的习俗,这一点听起来没有什么,不过在这其中却蕴含着很多生活经验。在进入大寒节气之后,天气非常寒冷,在糯米当中含有非常多的热量,这样就能够起到很好的御寒效果,食用之后整个人都会感觉非常暖和。
2、红枣
红枣是很常见的水果,因为它看起来比较小,但是能够补血养颜,而且还有很好的补气效果,常吃能够起到有效对抗寒冷的效果,在大寒的时候食用再适合不过了。在红枣当中含有非常多的微量元素以及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具有非常好的保健效果。
3、羊肉
羊肉是一种具有温补效果的食物,所以有很多人喜欢将它当作冬季御寒的佳品,是一种比较适合大寒时候食用的肉类。在羊肉的中含有非常多的脂肪,它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所以常吃羊肉能够去掉非常好的暖胃效果。
4、红薯
每当到了冬季的时候,随处都能够看到红薯的身影,特别是烤红薯的味道更是飘满大街小巷。在大寒的时候吃上一个烤红薯,浑身都会感觉暖暖的。红薯当中含有极多的营养物质以及维生素,有很好的的补气作用,对肾脏以及胃部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5、梨
冬天天气比较冷,很多人抵抗力比较差,很容易出现感冒咳嗽的情况。在大寒的时候可以多吃一些梨,具有非常好的清热去火效果,而且还能够润肺生津,对身体健康有非常好的作用。特别是在冬季容易生病的人,在大寒的时候吃点梨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6、香菇
香菇能够有促进消化,能够起到养胃的作用,不仅仅如此,香菇还可以延缓衰老、防癌抗癌、治疗便秘。早在古代文献上就记载,菇菌类具有益气补虚、健脾胃,治疗皮肤病等多种功效。
7、红茶
红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糖类,属性甘润温和。甘温的红茶可以滋养人体的阳气,能够增强人体的御寒能力,生热暖胃作用颇佳。如果再添加一些蜂蜜、生姜、牛奶等则驱寒效果更好,还能补充各类人体所需的一些营养。
8、红辣椒
大寒习俗:吃八宝饭
大寒节气,和小寒一样,大寒也是表示寒冷程度的一个节气,同时也是一年中的后一个节气,之后便是来年立春。因为已接近春天,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间那样冷,但仍处于寒冷时期。民俗称“小寒大寒,冷成冰团”。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并已经隐隐可以感受到大地春回的景致。
八宝饭,大寒节气习俗食物,是汉族食品,流行于全国各地,江南尤盛。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大寒节气严寒之际吃八宝饭有健脾益气、养血安神的作用,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大寒习俗:祭灶送灶神祈求神明保佑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像。。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令菩萨”或“灶君司令”,泉人一般称“灶君公”。传说他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人们“送灶”时,会在灶王爷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袜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开,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大寒的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
大寒节气是继小寒之后的节气,这两个节气气温都比较偏低,我们在身体保健方面一定要避免受寒,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出门可以带上帽子、围巾,注意做好头部保暖,以免寒气从头部入侵到身体。
2、早睡晚起
我们习惯上一般情况下都是早睡早起,但是在大寒节气的时候,如果能做到早睡晚起,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晚上尽量能在十点前就入睡,早上能睡到六点以后好,因为早睡可以养好人体内的阳气,而晚起对于固阴是非常有利的。
3、避免冷辐射
在大寒节气中,要防止冷辐射对自身身体的伤害。具体措施是远离过冷的墙壁和其他物体,睡觉的时候至少要离开墙壁50厘米以上。如果墙壁与室内温度相差超过5℃,墙壁常出现潮湿甚至有小水珠的形成,这个时候可在墙壁前置放木板或泡沫塑料,以阻断和减轻负辐射,从而保护身体免受负辐射的损害。
4、睡前洗脚
大寒时节,不仅仅要做到早睡晚起,防寒防风外,也要做到睡前洗脚的好习惯。入睡前以热水泡脚,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的皮肤和组织营养,降低肌张力,改善睡眠的质量,对于预防冻脚和防病保健都有好处的,尤其是那些爱在夜间看书写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觉之前,更应该用热水泡脚。
结语: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大寒节气的习俗,我们现在应该知道到了大寒之后人们需要做什么来迎接大寒了。大寒时节气候比较寒冷,这个时候大家应该要护理好自己的身体,可以常吃一点温补性的食物,人们在平时也要早睡早起。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