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冬至的习俗 原来这个节气竟要祭祀……

123456789

  冬至是中国的传统节气之一,也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到了冬至在我国多数地区都有很多的习俗,人们也用这些习俗来迎接冬至的到来。冬至节气人们要做好饮食的调整,为身体补充需要的热量和营养能够预防疾病,吃什么比较好呢?下面会有详细的介绍。

  冬至的习俗

  1、祭祀

  冬至节也被人们称为冬节、交冬。我们都知道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也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到了冬至这一天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并且在古代来说宫廷和民间历来十分重视,要知道冬至这一天在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

  2、吃水饺

  在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管贫富,饺子都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有谚语说:“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是一种习俗,从古流传至今,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所以到了冬至吃饺子是一种习俗。

  到了冬至这一天,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吃饺子的习俗,冬至吃饺子,主要就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现在在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所以人们一直传承着这一习俗。

  3、九九消寒

  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到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冰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南北地区的传统饮食习俗

  1、北京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都吃馄饨。

  2、南方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北方人吃混沌,南方人出饺子。

  小寒的到来就代表这一年要过去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个,此时天气比较寒冷,在小寒的时候有很多习俗,这些习俗都是从古代传下来的。小寒的时候,人们需要为身体补充营养,吃什么能够补充能量呢?下面会有详细的介绍。

  小寒的习俗

  进入了小寒之后,年味儿也会渐变浓,这个时候人们都开始准备过年需要的东西,像是忙着写春联、剪窗花,此时人们也会赶集去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主要都是为了春节做准备。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等食物都是小寒常吃的食物。

  有一句俗话是“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所以小寒的时候,一直都是中药房比较繁忙的时候,入冬时人们熬制的膏方吃得差不多了,有写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这样能够为身体需要的物质,还能够提高人们对抗病毒的能力。

  小寒也被人们称为十二月节,大家都知道寒字下面两点是冰,《说文解字》里面主要就是将其解释为冻的含义,不过此时还未寒至极,至极是大寒。白日隐寒树,野色笼寒雾。要知道寒气是阳气上升,逼阴气所致。这个时候旧岁近暮,新岁即至。

  喝腊八粥

  腊八粥是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进行的一种民俗活动,但今年的小寒恰巧与腊八重合,所以腊八粥是少不了的。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吃腊八粥初是为了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

  《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补膏方

  《黄帝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万物敛藏,养生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滋补内脏。膏方不仅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还具有滋补身体,强壮体质的作用,在冬日里受到民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到了小寒时节,也是膏方进补忙的时候,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吃糯米饭

  广州是中国有名的美食之都。在广州,小寒早上有吃糯米饭的习俗。为了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吃菜饭

  老南京在小寒节气,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组成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香鲜可口。大家看了图片是不是感觉不错呢~~

  吃黄芽菜

  冬至吃什么

  北方:饺子

  饺子,又名“交子”,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面食,北方人年三十都要吃饺子。而“冬至大如年”,当然这天也是要吃饺子,民间有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苏州人:馄饨

  苏州人过冬至的食俗很多,要吃“团圆饭”,饭菜名字都很雅致,蛋饺叫“元宝”、豆芽叫“如意菜”、粉条叫“金链条”、鱼叫“吃有余”等。馄饨也是苏州人过冬至必吃的一种主食,当地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宁夏人:“头脑”

  宁夏银川地区冬至这天要吃一种叫“头脑”的美食。“头脑”实际上就是羊肉粉汤饺子,它也是银川的一道特色小吃。

  上海:汤圆寓意团圆

  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在江南一带尤为盛行,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在明、清就有了。旧时上海人讲究吃汤圆,“圆”寓意“圆满”、“团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潮汕地区:甜丸

  冬至在潮汕地区是大节日,又称“过小年”。冬至这天,当地人要准备贡品到祠堂白祭祖先,然后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

  杭州人:年糕寓意年年高

  杭州人冬至要祭祖,三餐都要吃年糕,寓意年年高。

  广东人:烧腊

  广东地区也是非常重视冬至节的,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据介绍,广东很多地区冬至这天要“加菜”,祭祖之后全家人准备一桌大鱼大肉一起过节,烧腊是必不可少的传统食物。

  泉州人:“冬至丸”

  泉州人冬至这天祭祖团圆,出门在外的人都会尽可能赶回家过节,当地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泉州人冬至要吃“冬至丸”,早晨要煮甜丸汤供奉祖先,然后全家人以甜丸汤做早餐。

  结语: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冬至的习俗,我们现在应该知道到了冬至有哪些习俗了,这一天人们都会吃饺子迎接冬至的到来,并且也会做好身体的护理,除了吃饺子,人们要吃一点能够为身体补充营养的食物,这样可以为身体提供营养。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