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白露吃什么 想不到白露喝这种酒身体会更好……

123456789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它也是秋天的一个节气,白露的到来说明了天气会逐渐变凉,这个时候人们要在饮食方面注意,白露吃什么?现在有很多人对白露没有太多的理解,甚至它是什么时候都不知道,白露在全国各地都有习俗,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一下。

  白露吃什么

  1、酿白露米酒

  人们在白露的时候会酿白露米酒,主要就是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等地区,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还有在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人们会开始酿酒,用以待客,还有一部分人会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也被人称为“白露米酒”。

  甚至到了现在湖南一带还有在白露喝米酒的风俗。每年到了白露的时候,人们会以称为“土酒”的白露米酒待客,甘甜温热,比较适合秋天饮用。糯米酒能促进胃液分泌,它能够帮助人们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含有的物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它对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功效。

  2、龙眼

  在我国福州等地有一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人们会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对身体非常好。龙眼我们都不陌生,它具有比较好的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功效,适当的食用能够帮助人们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等很多种疾病。

  3、白露茶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4、红薯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白露后,起居饮食方面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在饮食方面要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增加些薯类食物。红薯的膳食纤维能刺激肠道,增强肠道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还能减少肠癌的发生。

  5、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白露的习俗

  采十白

  在浙江温州、苍南、平阳等地区,民间有“采十白”的习俗。人们抓住白露节气这一天,去田野间采集十种带“白”字的中草药,如白茅甘、白木槿和白毛苦等,以期与“白露”的形名相应,然后拿来烹制草药煨乌骨白毛鸡或者鸭子等,以达到滋补身体、祛除风气的效用。

  到了白露节气天气会逐渐降温,这个时候人们要注意护理好自己的身体,白露节气有一些注意事项,大家应该要了解。关于白露现在多数人了解的并不多,它的由来也不是人们关注的点。白露节气适合饮茶,这个时候喝什么茶比较好呢?下面会有详细的介绍。

  白露的注意事项

  1、衣:早晚及时添加衣服

  在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就是“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医方面还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讲究。主要就是说,天气将逐渐变凉,此时的衣着不能像夏天一样赤膊露体了,人们应该要根据天气变化添加衣物,以免凉感冒。

  2、食:注意养肺润燥

  到了白露之后,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这个时候空气会变得干燥起来,肺为娇脏,很有可能会被秋燥所伤,人体很有可能会出现口干、咽干、大便干结等多种症状。这个时候养生,应该要以养肥润燥为主,日常饮食宜多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

  此时人们应该要保证身体的营养供应,要常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大家可以在早晨喝碗粥,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像是银耳粥、莲米粥等,都具有比较好的滋补效果。人们还要常吃水果,像是梨、苹果、葡萄、橘等都是秋季适合吃的水果。

  3、住:夜晚莫贪凉

  俗话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节气过后,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摄氏度,但日夜温差较大,夜晚气温较低,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夜间睡觉好不要再开着空调,也不能袒胸露背,一定要注意做好腹部、关节等处的保暖工作,以免着凉带来一些疾病困扰。

  4、行:外出锻炼动静结合

  秋天气候宜人,是一年中非常适合锻炼身体的好季节。白露节气的运动养生可以在“秋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户外运动,不过运动项目的选择应因人而异,不宜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以爬山、太极、散步等较为舒缓的运动为主,要量力而行。

  5、防:呼吸系统疾病要预防

  在这个节气中,鼻咽部疾病、哮喘病和支气管疾病都比较高发,在工作、学习、出行和饮食方面都应该注意调养,特别是有呼吸系统疾病史的患者,会出现发烧、咳嗽、支气管炎等明显症状。因此,在这个时节,患有慢性咳嗽的人也容易加重咳嗽,好的预防措施除了食补之外,就是要避免过敏性的接触,避免接触花粉之类的过敏原。另外,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严重者可能出现四肢麻痹症。

  白露的由来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祭禹王

  白露时节还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菩萨”。

  白露以后,鱼肥蟹膘,为了能在捕捞时有一个风平浪静的湖面,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

  酿白露酒

  苏浙地区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饮白露茶

  我国一些地区还有饮白露茶的习俗。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吃番薯

  在文成,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中医学认为,红薯味甘性平,补脾益气。《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白露是什么时候

  1、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是白露。白露在每年9月7日,或8日,或9日,以太阳抵达黄经165度为准。

  2、“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是说。“露凝而白”,是因为温度降低,在野外,水汽触于地面或近地物体,因寒而凝结为水珠。白露的出现,表示一年之中,天气又开始转凉了。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已经降到22℃以下,到夜晚,能明显感到一丝丝凉意。大山深处,层林尽染,万山红遍,满目已是金色之秋。

  3、“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从气象的角度,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但太阳一落山,气温便很快下降。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这时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暖空气逐渐退避三舍。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

  结语: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白露吃什么,我们现在应该知道到了白露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了,到了白露的时候人们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做好饮食调理。并且白露有一些习俗是从古传下来的,我们应该要传承这些习俗,并且对白露有了解。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