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处暑的养生常识 这个节气早睡早起更健康……

123456789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它也相当于出暑,主要就是说暑热逐渐消失,秋天就要来临。处暑有很多的事项人们要注意一下,此时大家要特别的注意身体方面的养成,有很多的养成小常识要知道。处暑时候吃什么对身体比较好呢?下面会有详细的介绍。

  处暑的养生常识

  早睡早起,睡好子午觉,保持充足睡眠

  处暑节气天气正处于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这个时候环境中的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中的阳气也会随着内收,“秋乏”就是这样出现的。人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面,睡眠充足能够很好的消除疲劳,并且也能够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是养生美容的重要方法之一。

  多喝水、多喝粥,预防秋燥美容颜

  处暑的到来也说明了天气会比较干燥,这个时候雨水比较少,人体会因此不适,多数人都会出现皮肤紧绷、起皮脱屑、毛发枯燥的情况,并且有一些人还会出现嘴唇干燥或裂口、大便干结等秋燥现象。这个时候大家要多喝水、多喝粥,它们是预防秋燥的好方法。

  保护脐部,预防疾病

  处暑节气之后,大家会发现气温逐渐变凉,肚脐部位的表皮薄,并且这个部位也对外部刺激比较敏感。如果对脐部防护不当,那么外界的寒气很有可能会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引发身体不适。寒气如果一直在小腹部位积聚太多,还会导致各种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

  少吹空调、少开电扇保健康

  处暑时节早晚温差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很容易发作,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而经常吹空调、吹电扇,很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还可能导致腹泻、胃炎和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贴秋膘要循序渐进

  进入初秋,夏天里比较差的食欲逐渐好转,人们开始主动或被动地贴秋膘,以便为应对秋冬的寒冷储存能量。但是,处暑节气时人的胃肠功能较弱,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

  处暑的注意事项

  少吃寒冷食物,夏天温度高,吃冰淇淋、喝冰饮料、吃冰西瓜好像已经变成了常事,但是秋季的气候凉爽,要少吃寒凉的食物,以免引起腹泻和导致湿气堆积。

  不要露肚脐,肚脐装是现下很流行的装扮,但是为了身体健康,还是要少穿。秋季气温下降,而且肚脐处有大量的神经,加上没有脂肪组织,很容易导致寒气入体。

  一般寒气从肚脐处侵入身体以后,会影响肠道消化功能,很容易引起腹痛、腹泻等问题,严重还会出现剧烈呕吐,寒气大量堆积在小腹部,很容易导致女性宫寒、痛经,而男人可能会导致阳痿等问题。

  经常性的熬夜会加大对体内阳气的损耗,长期熬夜会导致人畏寒怕冷症状明显,充足的睡眠时间是养生的基础和保障。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它也是秋天的一个节气,白露的到来说明了天气会逐渐变凉,这个时候人们要在饮食方面注意,白露吃什么?现在有很多人对白露没有太多的理解,甚至它是什么时候都不知道,白露在全国各地都有习俗,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一下。

  白露吃什么

  1、酿白露米酒

  人们在白露的时候会酿白露米酒,主要就是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等地区,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还有在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人们会开始酿酒,用以待客,还有一部分人会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也被人称为“白露米酒”。

  甚至到了现在湖南一带还有在白露喝米酒的风俗。每年到了白露的时候,人们会以称为“土酒”的白露米酒待客,甘甜温热,比较适合秋天饮用。糯米酒能促进胃液分泌,它能够帮助人们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含有的物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它对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功效。

  2、龙眼

  在我国福州等地有一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人们会认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对身体非常好。龙眼我们都不陌生,它具有比较好的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功效,适当的食用能够帮助人们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等很多种疾病。

  3、白露茶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

  4、红薯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白露后,起居饮食方面应进行相应的调整。在饮食方面要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增加些薯类食物。红薯的膳食纤维能刺激肠道,增强肠道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还能减少肠癌的发生。

  5、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白露的习俗

  采十白

  在浙江温州、苍南、平阳等地区,民间有“采十白”的习俗。人们抓住白露节气这一天,去田野间采集十种带“白”字的中草药,如白茅甘、白木槿和白毛苦等,以期与“白露”的形名相应,然后拿来烹制草药煨乌骨白毛鸡或者鸭子等,以达到滋补身体、祛除风气的效用。

  要注意加衣,秋季早晚温差比较大,白天气温比较高,但是晚上气温就比较低了,所以我们要注意天气,随时根据天气的变化加减衣服,防止受寒感冒。

  多运动,有句话说的是“贴秋膘”,由于身体的需要,秋季身体就开始为自己囤积大量的脂肪,以抵御冬天的寒冷,所以,我们在秋季要注意减少热量的摄入,加强运动,减少脂肪的堆积。

  处暑吃什么

  1、鸭子

  南京人传统的饮食习俗是在“处暑”时节吃鸭子。鸭子,特别是南京江宁湖熟地区的麻鸭为抢手,据悉,那里的鸭子味甘性凉,肥瘦适宜。如果没有空,老南京人都会去熟食店买半只鸭子回家;有空的人都会在家炖上“萝卜老鸭煲”或做“红烧鸭块”送给邻居,这就是俗语中说的,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杭州人习惯将鸭子分为老鸭儿、嫩鸭儿、呆大鸭儿,就营养来说,老鸭瘦肉多,水分含量少,相对口味和营养都会好一点,适合煲汤解暑气,而肉鸭则多用来做烤鸭、酱鸭等。对如何辨别老鸭和嫩鸭,这里有一个小窍门:老鸭一般毛长得比较齐,嘴和脚掌比较硬,颜色发黄、发黑,摸上去骨头比较硬。另外,同样的个头,老鸭比嫩鸭分量重。

  2、龙眼

  “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老福州“处暑”之后不再喝凉茶,而多吃些“补气”、“补血”的东西,老福州习惯吃龙眼,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

  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中医上有“补秋”的说法,所以少喝凉茶、多吃龙眼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同时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疗不用太过刻板,并没有规定这个节气一定要吃龙眼泡稀饭,很多人平时也可以这样食用,是有益的。

  3、白丸子

  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

  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温,入脾肾肺经,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4、凉茶

  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在处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麦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热,还能养阴;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贝泡水饮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养肺的作用,也适合气虚的人士。不过,处暑时节应少喝凉茶,因为此时的暑热并不严重,而凉茶过度苦寒,易伤脾胃,同时也对肺和肾无益。

  结语: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处暑的养生常识,我们现在应该知道在处暑的时候怎么做身体会更好了,大家应该要注意自己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做好身体方面的保暖,这个时候不要让肚脐漏在外面,多吃对身体好的食物。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