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大寒节气 带你了解不一样的大寒节气……
123456789
一年一度的大寒节气就要来临,大寒节气比较寒冷,这个时候我们除了平时的保暖之外,在饮食方面也要调节,大寒吃什么?因为大寒气温不稳定,所以平时养生很重要,好的养生习惯会让疾病远离我们,下面看看大寒应该怎么做。
大寒节气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在大寒之后又会回到立春,这时开始新的一年,又是一个轮回。所以大寒的来临也代表了一年的结束和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大寒,一年中寒冷的节气,在这个节气我国的气温会普遍的降低,即使是华南地区,这个时候也已经迎来冬季,天气也会比之前寒冷很多。北方地区则是万里冰封,寒流来袭不断,这时我们也要做好保暖措施,防止疾病入侵。
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结实、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此外,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生于江南一带)”。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大寒节气里,各地农活依旧很少。北方地区老百姓多忙于积肥堆肥,为开春作准备;或者加强牲畜的防寒防冻。南方地区则仍加强小麦及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广东岭南地区有大寒联合捉田鼠的习俗。因为这时作物已收割完毕,平时看不到的田鼠窝多显露出来,大寒也成为岭南当地集中消灭田鼠的重要时机。
大寒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大寒节气,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这个时期,铁路、邮电、石油、海上运输等部门要特别注意及早采取预防大风降温、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措施;而农业上要加强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冻。
大寒吃什么
1、糯米饭
古语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适宜。加之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吉祥之意。
糯米味甘,性温,具有御寒滋补的功效,人们可以蒸煮糯米饭,也可以用糯米、大米、赤小豆、薏米、莲子、枸杞子、桂圆肉、大枣等一起用旺火蒸熟,然后加点白糖,可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2、鸡汤
到了大寒时节很多人开始炖汤和羹。在南京一些人家会炖老母鸡汤,有的是单炖,有的也会放一点食材,像是枸杞等等。不过在这个寒冷的节气,喝鸡汤真的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炖鸡汤不宜使用高压锅,因为营养物质在小火慢炖的过程中才能慢慢释放出来。使用高压锅尽管可以缩短煮熟肉的时间,却达不到煲汤的效果。因此,熬制鸡汤时应该选用砂锅,先开大火烧煮10分钟,后调小火慢炖。此外,在熬汤时,尽量不要揭锅盖,不然容易“跑气”影响鸡汤的滋味。
3、年糕
吃“消寒糕”的习俗在北京由来已久。“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不但因其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有温散风寒、润肺健脾胃的功效,而且老百姓选择在“大寒”这天吃年糕,还有“年高”之意,带着吉祥如意、年年平安、步步高升的好彩头。
所以老北京的习俗中大寒这天,一家人分吃年糕,既带着吉祥味,也能驱散身上寒意,所以称为“消寒糕”。
4、八宝饭
大寒节气已经到来,气候也变得寒冷,吃什么可以帮助我们保暖?现在一些年轻人对二十四节气了解不多,大家知道大寒是什么意思吗?大寒时疾病也比较多,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注意养生,防止疾病的入侵。大寒应该怎么做下面会一一介绍的,
大寒吃什么
1、羊肉
冬季吃羊肉是非常正确的决定,羊肉在补身体方面有很好的功效。我们在大寒时节多吃羊肉能够改善身体寒冷的情况,身体比较虚弱的朋友也可以通过吃羊肉进行调理,效果不错。
2、甘蔗
很多人应该都比较好奇为什么在大寒的时候要吃甘蔗,主要是天气寒冷的时候人体内的燥起也比较旺盛,而甘蔗能有效的缓解燥热,进行阴阳的调理,还有甘蔗补血的效果也很不错。
3、山药
大寒时很多人会吃一些热量比较高的食物,这时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比起吃药,吃山药会更健康一些。山药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会被身体很好的吸收和消化。多吃山药也可以预防疾病的发作。
4、梨
有人说,大寒这么冷怎么会适合吃冰凉的梨子呢?其实冬季是非常适合吃梨的。这是因为冬季空气湿度低,而梨子的含水量是很高的,而且梨还能止咳化痰,对于干咳、久咳以及喉咙有痰的人来讲是非常有帮助的。
5、红薯
大寒还可以多吃点红薯,红薯是粗粮中的一种,冬季很多人会犯胃病,红薯有很好的暖胃功效,而且红薯还能补虚,非常适合在冬季进补。另外,冬季人们容易出现便秘,常吃红薯也能起到促进便秘的作用。
大寒是什么意思
每年1月21日左右大寒。大寒是反映气温升降过程和程度的一个节气。
本来,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处在北半球的我国,白昼短,黑夜长,地面接受的光和热少,天气应该冷,但实际冷却在冬至后的小寒、大寒节期间,即所谓“冷在三九”。这是因为,大寒节期间,虽然白昼比冬至节稍长些,但仍是日短夜长,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少,所以气温继续下降,再加上此时从极地、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的寒潮频繁南下,不断侵袭我国广大地区,促进出现全年气温低值。
大寒,顾名思义是天气寒冷到极点。《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大寒三候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初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集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觅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抗严寒;在一年的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坚强、厚。
鸡乳—古时候,人们把母鸡孵小鸡,称为“鸡乳”。大寒是什么意思?按照古人的解释,家禽鸡宜在立春前孵小鸡,随阳气生发而成形。所以,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将“鸡乳”作为大寒节气一候的候应。
民间有大寒节气吃糯米的说法,因为糯米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养胃、滋补的作用。而糯米制作的食品,典型的就是八宝饭。糯米蒸熟,拌以糖、猪油、桂花,倒入装有红枣、薏米、莲子、桂圆肉等果料的器具内,蒸熟后再浇上糖卤汁即成。味道甜美,是节日和待客佳品。
关于八宝饭的由来各有说法,一说是周王伐纣后的庆功美食,所谓“八宝”指的是辅佐周王的八位贤士。不过更加靠谱的解释是八宝饭源自于江浙一带,经由江南师傅进京做御厨才传到北方。如今宁波、嵊州、嘉兴也都保留着过年吃八宝饭的习俗。
大寒养生
“大寒”是一年中后一个节气,今年在1月20日。“小寒大寒冻成一团”,这是全国大部分地区一年里的冷时期,也是感冒、肺炎、哮喘等疾病高发期,应注意防风御寒。大寒过后,正是冬季转春季的过渡期,日常饮食起居应由“冬藏”转为“春生”。
大寒节气养生可以多吃“三冬”,也就是冬枣、冬甘蔗、冬瓜,冬枣富含氨基酸和维生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冬甘蔗是补血果,能清热补血润燥,冬瓜能防治心血管疾病。
1、冬瓜
冬瓜的膳食纤维很多,可帮助降低血糖,降低体内胆固醇,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冬瓜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低,对高血压患者而言也是不错的食疗佳品。
2、冬枣
冬枣营养非常丰富,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有“活维生素丸”之美誉。可解毒保肝、防治心血管病、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3、冬甘蔗
冬甘蔗能补血润燥,不但提神,还能清热、下气、补肺益胃。甘蔗含有大量的铁、钙、磷、锰、锌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铁含量特别多,素有“补血果”的美称。入冬后,很多上班族常会感到头晕嗜睡,反应能力下降,这时吃些甘蔗就大有益处。
需要提醒的是,冬季吃“三冬”,一次不要吃太多,都别生吃,好是在做汤或煮粥时加点。
大寒节气养生应该多吃冬枣、冬甘蔗和冬瓜,这些食物在大寒时候吃能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另外,大寒时节养生一定要注意驱寒保暖,晚上要早点睡觉,早上则可以适当的晚点起床。
大寒养生
早睡晚起
进入冬季之后我们一直在强调早睡晚起,这是因为冬季讲究“闭藏”,早睡可以帮助人们养阳气,晚起则是为了养阴气。睡一个好觉还可以让人们在白天有更好的精力面对工作,所以大寒时节要早早上床,晚一点起床。
睡前泡脚
大寒时全国各地的气温都比较低,此时手脚冰凉的症状会常常出现,专家认为,睡前泡脚可以改善这种情况,中医表示,睡前泡脚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让人们睡得更好更香。
适量运动
冬季到底该不该运动,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在大寒时节,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但是冬季运动不宜过于激烈,晨练时间也不宜过早,建议在日出后晨练,选择慢跑、登山等舒缓一点的运动。
结语:上文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大寒节气,它是我国二十四节气的终点,它到来就表示春节马上就要来临了,在大寒时节我们应该注意保暖,这时天气会变冷,疾病也会随之而来,如果被寒气入侵会引起身体不适。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