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竟然有这样传说……
123456789
今天是腊八节,很多人对腊八节应该不陌生,腊八节的到来,也代表了一年的尾声,大家知道腊八节的由来吗?我们知道在腊八节要吃腊八粥,但是除了腊八粥也要吃一些别的,腊八节吃什么?腊八粥是腊八节的特色,腊八粥的做法是什么?想知道要继续看哦。
腊八节的由来
腊月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腊八粥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自上古时代起,腊八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关于腊八节的由来,民间有很多传说,常见的有三个版本。
腊八传说一
在腊八节的由来传说中,流传广泛的,被认可的一种传说是牧女乳糜救佛祖。
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仍然一无所获,饿得骨瘦如柴。一天他想到河中沐浴,清醒一下头脑,沐浴过后却因身体羸弱,无力爬回岸上。
这时一位牧女从旁边经过,将他拉上岸,给他了一碗用米、栗等熬的粥。佛祖吃后精力充沛,来到菩提树下幡然觉悟。这一天恰巧是农历十二月初八。
从此以后,佛门弟子将腊八这一天称为“佛成道节”,同时在腊八节这一天,将粥视为良药,寺庙每年在腊八这天以粥供佛,并向世人布施。受此影响,我国民间也逐渐形成了腊八节吃粥的习俗。
《辞海》即持此观点:“腊八,佛教节日,相传夏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中国汉族地区佛寺常于此日举行诵经等纪念活动……”
腊八传说二
腊八节传说之二是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腊八传说三
腊八节传说之三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
元末明初,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对于腊八节的起源,至今民间都有不同的看法,除了这三种,还有“懒夫妻坐吃山空说”、“煮粥祭祀神农说”、“祭祀八蜡神说”等等。只能说,腊八节的起源,相传不一,不变的是一种文化传统的承继。
腊八节吃什么
腊八蒜
马上就是大寒节气了,大寒的到来也代表了今年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就要开始,大寒气候很冷,这时我们应该怎么养生?大寒时要多为身体补充能力,那么在大寒吃什么好?对大寒感兴趣的朋友要继续看下去哦。
大寒养生
注意保护心脏
大寒是冬季比较冷的节气,因为天气寒冷人的毛孔也会收缩,血液的流动就会变慢,这样会加重心脏负担,所以比较容易出现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在接近年关的时候人们也比较操劳。保护心脏很重要。
注意暖脚
按照中医说的脚离我们的心脏比较远,如果我们的心脏功能好脚才会暖,反之我们的脚是冰冷的,这个时候除了养心之外,我们也要注意对腿部的保暖。很多时候只要我们的脚暖了,就会感觉全身都是暖的。
适宜的运动
大寒节气天气变化的也比较快,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一些慢性的动作,像是慢走,打太极都是不错的选择。女性也可以选择做瑜伽,但是不要做过于激烈的运动,避免扰动阳气,还有如果是做室外的运动我们不能起太早,等日出后为好。
减少进补
减少进补,为什么呢?小寒时节是需要进补,但大寒时节却不推荐进补了。而且这个时间段,一定要记得,适量开始减少你的进补量。这是因为春天将至,万物复苏,有待人体阳气的生发。适宜吃些生姜、大葱、辣椒等食物,以防御风寒邪气的侵扰;饮食不宜过咸,切忌寒冷食品。
营养科专家表示,大寒进补宜“封藏”,但进补到这时需收尾,偶尔吃些狗肉、羊肉无妨,为了逐渐适应春季升发的季节特点,可适当吃些白菜、油菜、胡萝卜、菜花等蔬菜,此外,还需多饮水。
大寒时节,护心暖脚,注意饮食,适宜的运动,调节情志,那么我们就可以很快渡过寒冷的冬天了,身体棒棒的,来年也不易生病哦。
大寒吃什么
1、红枣
红枣的功效不仅仅只有补血养颜这么简单,红枣具有补气的功效,对抗寒冷有效。红枣中还含有非常多的硫胺素、胡萝卜素、尼克酸等维生素物质,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上起到很好的作用。
2、牛肉
冬季吃火锅必备牛肉,牛肉能增加人体的抗寒能力,充足的铁质能维持血红素正常,以载送血氧到脑部及其他重要器官,保护心脏不致过度劳累,使准妈妈身体充满活力。准妈妈一个星期吃3-4次瘦牛肉,不但可预防缺铁性贫血,增强免疫力,更能起到良好抗寒作用。
3、白萝卜
在我国民间有“小人参”之美称,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之说。萝卜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萝卜不含草酸,不仅不会与食物中的钙结合,更有利于钙的吸收。
4、西红柿
到了腊月初八,华北的一些地区都习惯用醋泡蒜叫腊八蒜。泡腊八蒜在北方是比较流行的一种吃法吃,并且也比较受北方人的喜欢。是腊八节节日食俗。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相信大家应该也不陌生,它是是安徽黔县民间风味特产,在这个时候,黔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所以在民间,把这种自然的晒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腊八面
腊八面,主要流行于陕西关中一带地区,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它们在腊八节一般是不喝腊八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每个家里基本都要吃腊八面。
麦仁饭
青海西宁腊八节吃麦仁饭。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即可食用。
腊月初八,又叫“腊日”。民间俗称“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意思是说这是一年中冷的日子。杜甫有诗句“腊日常年暖尚遥”(《腊日》)也是这个意思。
腊八粥的做法
甜味腊八粥
原料:糯米50克,粳米50克,黑米50克,米仁50克,桂圆50克,红豆100克,莲子100克,桂圆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红枣100克,白糖适量。
1.先将莲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没,再放入蒸笼,用旺火蒸约1小时,蒸熟取出备用。
2.将桂圆去掉皮、核,只要肉;将栗子剥掉壳及衣。
3.锅内放入适量的水,然后把黑米、红豆、花生米、红枣洗干净倒入锅内煮,待煮成半熟时,再将米仁、粳米、糯米洗干净倒入锅内一起煮,待锅开后,再用微火煮。
4.将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时,把蒸熟的莲子倒入粥内搅拌均匀,开锅后再煮一会移下火来,盛入清洁的锅内,撒上适量白糖。
咸味腊八粥
原料:大米适量、胡萝卜2根、熏干2块、青笋1根、香菇7-10朵、木耳少许、猪肉馅半斤、虾仁5-8个、盐少许。
1.先将米淘净,放入砂锅里,加水后煲煮。
2.将猪肉馅放入锅里,待开锅后撇去泡沫。肉馅尽量选用较瘦的猪肉馅。
3.将虾仁洗净放入锅内。
4.将事先泡发好的香菇切成约3毫米小丁,再将泡好的木耳切碎一同倒入锅内。
5.把胡萝卜切成约3毫米的小丁,放入锅内。
6.15分钟后,将熏干也切成3毫米的小丁,放入锅内。
7.10分钟后,将青笋切成3毫米的小丁,放入锅内。
8.期间应经常搅动粥,避免粘锅。30分钟后,加少许精盐后即可出锅。
结语:刚刚已经为大家介绍了腊八节的由来,我们现在也知道我国的腊八有什么习俗了,大家应该都听过“过了腊八就是年”。也是说腊八的到来也代表了农历年的尾声,这个时候各地的年味也足了起来。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