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冬至的习俗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123456789
现在已经是冬至了,二十四节气是很有多习俗的,冬至当然也是,冬至的习俗是什么?冬至是冬天的第四个节气,在冬天我们也要养生,冬至怎么养生?只要到了冬至这一天,我国都是在吃饺子的,冬至为什么吃饺子?想知道一定要继续看哦。
冬至的习俗
一、拜天祭祖
我们应该知道从周代起,在冬至这一天里就有祭祀活动,《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在冬至这一天很多地方都会进行祭祖,即便是贫穷的人家,都会拿出平时的积蓄来添置新衣,准备祭祀用品。
二、传统饮食
冬至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一些美食特色,比如北方水饺、潮汕汤圆、东南麻糍、台州擂圆、合肥南瓜饼、宁波番薯汤果、滕州羊肉汤、江南米饭、苏州酿酒等
北方吃饺子的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在冬至舍药留下的。
六甲番人是潮汕人,还记得小时候在老家,冬至这一天,父母亲都会在家宅的门窗搭粘两粒冬节圆,而更有一些人家还会在桌、橱、梯、床等显眼处搭圆,而渔家的船首,农户耕牛的牛角,养猪的猪舍,果农种植的果树也不例外,这是祭告天地鬼神,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三、冬至养生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所以女性和老人家尤其要注意这一天防寒保暖,同时也可以在晚间泡脚,适量进补,吃些养肝护肝食物比如菠菜、芹菜和猪肝等。
四、家人聚餐
冬至也是大家团聚的日子,很多平时不在一起生活的家人会聚餐,离家遥远无法返回的,必须打电话或微信给父母亲人。
冬至养生
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在一天十二时辰中,子时也是人体一阳初生的时间。古代养生修炼非常重视阳气初生这一时期。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冷的季节。因此要宜补身心,养阳益阴。
多着衣、避寒邪
冬至阴寒之气隆盛,成为“进九”之始。在冬至养生中我们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避寒邪,我国大部分地区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所以冬至养生首先要多着衣、避寒邪,特别是要注重足部的保暖。
冬至后,天气寒冷、阳气伏藏,顺应这一变化,此时养生当注重于“藏”,早睡晚起,勿过度操劳;避免急躁发怒,以免扰动闭藏在内的阳气。补养肾脏十分重要。
饮食要温补适宜
在饮食上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外出时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尽量少出门,适度保暖、适量运动。
我们应该知道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小寒到来也是代表冬季过半,小寒节气大家了解吗?在小寒的时候我们在饮食方面也要做出调整,小寒吃什么?现在一些年轻人对二十四节气并不了解,小寒是什么时候?下面一一为大家进行解答。
小寒节气
1、小寒节气的传说
首先我们应该要知道小寒与大寒还有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这些都能表示气温出现了冷暖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大寒。
2、小寒节气的特点
对于小寒的定义,一般是太阳黄经达285度时,也代表了小寒节气正是开始。寒既是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
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冬暖比较明显,隆冬1月,霜雪交侵,也有冰冻,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但是华南北部低气温低于零下5℃,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中国隆冬冷的地区是黑龙江北部,低气温在可达零下40℃左右,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隆冬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加之逆温效应十分显著,所以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能够良好生长。
小寒节气,东亚大槽发展得为强大和稳定,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也达到为强大且稳定,西风槽脊尺度达到大,并配合强的西风强度。小寒节气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但达到寒潮标准的并不多。
3、小寒节气吃什么水果
苹果。一天一个苹果,疾病远离我。所以无论哪个季节吃水果,苹果都是首选。苹果性味甘酸而平、微咸,无毒,具有生津止渴、益脾止泻、和胃降逆的功效。吃较多苹果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苹果的人感冒机率要低,所以冬季食用适合不过。
橙子。很多人在寒冷的冬季都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其实,只需要一个橙子就可以告别这些烦恼。我们可以在吃饭前闻闻橙子,因为橙子具有独特的香气,这种香气沁人心脾,可以让我们的胃口大开,同时也能让我们感到神清气爽。
石榴。石榴不仅可以助消化,还具有降低血脂血糖以及胆固醇的多种功效。红石榴中富含矿物质,并具有两大抗氧化成分,冬季干燥,石榴能迅速补充肌肤所失水份,令肤质更为明亮柔润。
小寒吃什么
白萝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萝卜在民间有“小人参”之称。冬季本身就是容易上火的季节,萝卜性凉味甘,冬季食用可以减少上火的机率。经常吃白萝卜也可以润喉、开胃,并且还能够帮助我们加快肠胃的消化,它的辛辣成分也可以刺激胃液分泌,调理胃肠机能。白萝卜中的维生素C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体内的废物,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白萝卜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并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对防癌抗癌有重要意义。
菠菜
菠菜是一种有营养的蔬菜,它含有极高的β胡萝卜素、铁,并且它也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B6、叶酸和钾,这些营养素都是维持人体机制的元素,经常吃菠菜可以帮助我们起到很强的保健功效哦,也有一些实验证明,菠菜是叶黄素的佳来源之一,能预防眼睛衰老。
莴笋
多吃吃莴笋,可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胆汁的分泌。莴笋中含的钾是钠的27倍,而且含有的维生素还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莴笋中的含碘量高,这对人体的基础代谢和体格发育会产生有利影响。莴笋叶的营养远远高于莴笋茎。莴笋饮食中所含的氟元素,可参与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形成,参与骨骼的生长。除此之外,特别容易感冒咳嗽,多吃莴笋叶,还可平咳。
油麦菜
另外还需要注意,冬至日不可吃太过辛辣刺激的食品,过食辛辣只可生阳动火,导致内热积聚,郁热上冲。过食羊肉、狗肉等肥甘厚味,易导致饮食不化,聚湿生痰。北方在补充热性食物的同时,也得吃一些补充津液的食物,如荸荠、藕、梨、萝卜、白菜等。
运动要动中求静
冬至起,自然界的阳气开始上升,我们体内的阳气如何升发呢?“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通过合理的运动就可以帮助我们升发体内的阳气,但是过度的升发阳气就会耗散真元反而不合冬季蛰藏的养生道理了。
三十六计“躲”为上
冬天阳气藏得好,春阳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人体阳气弱的时节,要学会“躲”才能保护好体内微弱的阳气。
躲 暴饮暴食
冬至正值岁末年初,很快就会迎来元旦,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因为此时,阳气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
躲 寒冷
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太弱,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这时要躲着寒凉,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才能不感冒生病。
躲 大汗
中医认为,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躲 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冬至为什么吃饺子
“馄饨”一词早出现在三国时期曹魏人编的一本字典里。再后来的文献中,它的名称一变再变,其中的原因很羞羞……
宋朝,馄饨被称为“角子”和“角儿”,《东京梦华录》里说开封夜市曾经有一家卖“水晶角儿”的。当然,馄饨这个称呼还有。随便翻翻古人写的诗,很多人提到过冬至吃馄饨,但是我非常不明白,为啥他们爱吃鸭肉馅儿的。比如:
鸭肉馄饨看土俗,糯丸麻汁阻家乡。
争似梢工留口吃,秀州城外鸭馄饨。
鸭馄饨小漉微盐,雪后垆头酒价廉。
“角子”这个称呼一直流传到明代,《金瓶梅词话》第八回就说潘金莲苦等西门庆时“又做了一笼裹馅肉角儿,等西门庆来吃”。此处的“角儿”无疑是指肉蒸饺了。
也正是这些名称,让我们恰也发现了饺子的意义世界。这也大概是饺子在中国饮食文化中一直处于高位的原因之所在吧。
结语:上面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冬至的习俗,冬至怎么养生和冬至为什么吃饺子,现在我们对冬至也有了大量的了解。冬至是我国的的传统节日,我们应该对冬至有一些了解,在冬至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