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围棋的下法 让你轻轻松松学会下围棋……
123456789
围棋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娱乐方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长都喜欢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专业的围棋,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围棋的下法,希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哦。
目录
1、围棋基本技巧 2、儿童学习围棋入门下法
3、围棋的基本下法 4、古代围棋的下法
5、围棋快速领悟的下法 6、围棋和五子棋下法有哪些不同
7、下好围棋的格局有什么方法 8、下围棋的好处
围棋基本技巧
一:围棋基本
1:关于围棋
围棋是一种由两个人进行对抗的竟技游戏,它是以哪一方在棋盘上占领的地多与少来区分胜负的。双方的领地大致确定后,还必须把领地完整地围好,这是围棋的终盘阶段。
棋盘上的地域完全划分完毕后,棋局就终了了。这时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双方的地域,谁占的地多,谁就赢了。围棋还含有艺术、哲学的成份,以及创造世界的哲理。
2:棋具
(1) 棋盘
棋盘纵横十九条线,棋子要下在线与线的交叉点上,方格中不能放入棋子。交叉点的数目是19*19=361个。为了便于识别棋子的位置,棋盘上划了九个点,术语称做”星”,中央的星点又称为”天元”。
下让子棋时,所授之子要放在星上。棋盘可分为九个部分:四个”角”,即左上角、左下角、右上角、右下角;四条”边”,即上边、下边、左边、右边;角、边以外的地方就是”中腹”。
(2) 棋子
棋子以黑和白区别各自的一方。棋子的数量和棋盘的交点相同,黑181个,白180个,合计361个。不过一次对局不会全部用完。
3:围棋的下法
围棋的棋盘是由十九条横线和十九条直线交叉组成的,共有361个交叉点。这361个交叉点分为两份,每方应得180 1/2个交叉点,这是区别胜败的标准。
五子棋一直都是大家喜爱的棋类,它比之围棋、象棋的规则要简单许多。而且棋盘简易,随处可画,随处可玩。但是你要是认为五子棋是一个简单的游戏那就大错特错了。那么看似简易的规则隐藏着什么五子棋技巧呢?又有哪些五子棋教程供我们学习呢?
一般初学者觉得只要看到,只要熟悉了棋谱,自然能做到百战不殆。这种想法是十分愚蠢的。
所谓排兵布阵,不是指很僵化教条的按照棋谱一步步走,重要的在于领略其精神。形似不如神似, 输赢的真正关键,在于对弈经验和计算能力。
熟能生巧,经验丰富之后,计算能力的高低也就决定了你能下到什么样的水平。
这个计算能力不是很好解决,很大程度上是有天赋决定的,当然也有后天的训练。
所以,初学者紧要的事情不是去看棋谱,学习什么定式,而是去实战,实战的时候要用心,用脑子去想,注意对手的优势在那里,认真学习,五子棋水平才能不断提高。下棋忌讳的就是浮躁了。
当然下五子棋定基础定式还是有的,通过定式掌握很多有效的攻防技巧。
各个开局的基本定式应做到心中有数,但是实战中 计算能力 会发挥主要作用。总之“计算为主,定式为辅”。
很重要的一点,不管做什么,耐心是少不了的。
五子棋虽然规则简单,但下棋能力的提升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这需要经验,等你练到一定程度,有了“棋感”的时候,就可以鹤立鸡群了!
五子棋入门技巧口诀
先手要攻,后手要守。以攻为守,以守为攻。攻守转换,慎思变化。
先行争夺,地破天惊。守取外势,攻聚内力。八卦易守,成角易攻。
阻断分割,稳如泰山。不思争先,胜如登天。初盘争二,局终抢三。
留三不冲,变化万千。多个先手,细算次先。五子要点,次序在前。
斜线为阴,直线为阳。阴阳结合,防不胜防。连三连四,易见为明。
跳三跳四,暗箭深藏。己落一子,敌增一兵。攻其要点,守其必争。
势已形成,败即降临。五子精华,一子输赢。
五子棋入门技巧口诀详解
先手要攻,后手要守
这句话的表面意思应该很容易理解,先手当然应该进攻,不要贻误时机。但有些时候局面并不是一边倒的形势,这就需要认真判断自己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先手,如果前途暗淡,而对方也有些手段,就要小心了,冒然进攻,用完了自己的力量,再去防守对手,就成了彻底的后手。
以攻为守,以守待攻
攻不忘守,守不忘攻。有句话叫“强的防守就是进攻”,防守别人棋的时候仔细看清局势,是不是有既能防守住对方又可以进攻的点。以守待攻,在对方狂攻一阵却 无胜棋后,你防守的棋是否形成了外围的攻势?在安全的前提下,防守对方的棋好不要太消极,等他攻完,就可以利用防守时形成的攻势轻松收拾对方。
攻守转换,慎思变化
发现进攻没有胜棋,而对方防守的子力形成了一定的威胁,一般就会转攻为守了。或者守住了对方的进攻,得到先手而转守为攻。攻守转换的时候,要分析局面,有些 冲四、活三是不是该先下了再去防守更好?还是冲后以后再防守会变得更困难?以守转攻的时候,要看清是不是真的已经完全守住了对方?他还有哪些力量,能不能 够成威胁?
先行争夺,地破天惊
用妙手强行夺得先手,这样的气势连天地都会惊动。
下子的目的是要占据比180 1/2更多的交叉点,这样才能莸胜;如果占不到180 1/2个交叉点,就算败;如果恰恰是180 1/2,即为和棋。对局时黑子先行。一局棋下完后计算胜败的方法是把一方的地域填满棋子,然后数一数看是否超过180 1/2子。
围棋可视下棋双方水平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1) 分先
指双方水
平旗鼓相当,由双方轮流执黑先走。按规定黑棋先走,有一定的先手威力,应由执黑的贴出。所以黑所占的地必须超过子才能取胜。比如黑棋数出来有185个子,即黑胜子。而白方的地只要超过子即可莸胜。
(2) 让先
指水平略低的一方执黑先走,终局计算时不贴子。即各占1801/2子为和棋,哪一方超过1801/2子即可取胜。 让子通常可视对方的水平差距情况让二子、三子、四子…九子。
由水平低的一方执黑,先在”星位”放上数子,然后由白方开始下子。终局计算时,按让子数由黑方贴还二分之一的子数。
4:棋子的活力
棋子在棋盘上是依赖”气”来生存的。”气”指棋子在棋盘上可以连接的交叉点,也是棋子的出路。
右上角的黑子,有两个交叉点和它的直线相接,因此它有两口气。
左上角的黑子有三口气,而下边的黑子有四口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右上角的黑子,其活力弱,左边的黑子,活力较弱,下边的黑子,由于四通八达,生命力旺盛。因此我们在下子时,尽量不要紧贴盘沿。
儿童学习围棋入门下法
如今儿童的兴趣班种类越来越丰富,很多家长想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耐性,让孩子学习围棋。巨人教育为家长们总结一些学习围棋的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
一.家长对年龄小的孩子学棋不能心急,一定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二.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坚强,而不是批评孩子,家长要表扬孩子好的地方,使孩子重新找回自信。
三.小孩学棋一定要多和孩子下棋,总和成人下棋不宜。
四.孩子下棋的对手越高越好吗?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孩子下棋的对手要高低都有才好。和水平比自己低的下棋,孩子会感到赢棋的快乐,给孩子带来自信和战胜别人的勇气。
五.孩子学棋一段时间就应该让他参加比赛,比赛是对孩子各方面素质提高,好的帮助方式。比赛的过程中要多对孩子说鼓励的话以激励孩子。孩子即使输了也要表扬他好的一面,这样孩子就会勇敢的面对比赛喜欢比赛。
六.孩子犯了原则性错误的时候,不能粗暴的去批评他,应该给他讲清楚道理,让他知道自己的错误会带来不良的后果。让孩子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才不会再犯。
总的说来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要注意分寸尺度。对孩子的问题要讲道理,不要轻易打骂孩子,孩子的理解力差,讲个一遍两遍的他们是不可能记住的,所以一些基本的东西一定要反复的讲,年龄小的孩子学棋进度一定不能太快的,请家长一定不要心急!
围棋的基本下法
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棋子下在棋盘上的交叉点上。
棋子落子后,不得向其他位置移动。
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
棋子的气
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们的气也应一并计算。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这口气就不复存在。如所有的气均为对方所占据,便呈无气状态。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也就是——提子。
提子
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
提子有二种
1.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
2.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拔掉对手一颗棋子之后,就是禁着点(也作禁入点)。棋盘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禁止被提方下子。
胜负判别
中国规则
贴3又3/4子的规则:第一步,把死子捡掉。第二步,只数一方围得点数并记录下来(一般围得点以整十点为单位)。
第三步,如果数的是黑棋,再减去3又3/4子,如果数的是白棋,再加上3又3/4子。第四步,结果和180又1/2(棋盘361个点的一半)比较,超过就算胜,否则判负。
黑目数超过184.25子即胜,而白只需超过176.75子即胜。通俗来说为白棋177子为胜,黑棋184.5子为胜。
让先与让子:让先不贴目,让子要贴还让子数的一半(就当被让方是预先收了单官)。
日韩规则
日本和韩国规则是一样的,采用数目法,黑棋终局要贴6目半。先数一方的目数并记录下来,再数另一方的目数并记录下来,然后黑棋减去6目半,后和白棋比较,多者为胜。通俗来说为白棋178为胜黑棋184为胜。
竞赛规定
1.先后手的确定
对局的先后手,由大会抽签编排或对局前猜先决定。
2.贴子
为了抵消黑方先手的效率,现行全国性正式比赛在终局计算胜负时,黑方需贴出三又四分之三子。
3.计时
围棋计时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切有条件的比赛应采用计时制度。
古代围棋的下法
古代规则
古代的棋也是收官子的,否则无法判断胜负(除了中盘胜),只不过一般收官的部分都不计入谱中,这和古人对棋的概念有关。古代黑棋不贴目。
古代采用的是座子制,即对局时先在棋盘角上四颗星的位置分别摆上4个子,黑白各两个,类似的对角星布局。
还棋头。这是古代特有的规则,即你每分断对方一块棋,后计算胜负时对方就要贴给你一个子,因此对方被你分断的越多,你获利越大。
古代围棋的下法分为敌手棋、饶子棋、先两棋。位尊的,水平相当的(敌手棋),一般执白先下;水平高的与水平低的下(饶子棋),高手执白,水平低者执黑先下。古人计算胜负的规则和的中国规则是一样的,子目皆空,即棋盘上的活子,目就是围住的空点。
“空”在这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总指你围的地盘,不单单表示围住的空点。
古代围棋与现代围棋下法比较
古代围棋与现代围棋下法基本相同,但本质区别在于古代围棋是以子多为胜(参考《敦煌棋经》),唐宋数路法(参考《忘忧清乐集》日本规则即由此变来)数空需扣除眼位、公气不计,明清数子规则有还棋头(眼位不是子,该规则后来被日本废除)。
其他区别:第一,古代围棋一般白先黑后;第二,古代围棋没有贴目,黑棋181子就获胜;第三,古代围棋是座子制,就是先在对角星位分别放黑白两子,大限度限制先手优势(后来被日本废除,为了限制先手增加了贴目)。
北宋沈括还提出了“四国围棋”的下法(见《梦溪笔谈》“四人分曹共围棋者”)。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