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围棋是怎么下的 夏季休闲下围棋……
123456789
在我国唐代,不会下棋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但是围棋发展到我们今天,会下围棋的人就变的很少了,炎炎夏日我们是否很无聊了?何不来下围棋,静心养性又可以发扬中国传围棋文化。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谈论一下围棋的规则,围棋术语以及日本围棋的历史。
目录
1、围棋规则 2、围棋棋谱
3、围棋术语 4、围棋入门知识
5、围棋历史文化 6、日本围棋的历史
7、“手谈”是什么 8、老年人下棋要注意什么
围棋规则
围棋,是一种古代中国人发明的两人进行的棋类游戏,又叫“木狐狸”。后又传入日本等国家。中国古时有“弈”、“手谈”等多种称谓,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在英语中称为“go”,是从日语而来的。围棋流行于亚太,覆盖世界范围,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棋类游戏。 由于它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着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并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第1条围棋的棋具
1、棋盘
棋盘由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构成。形成361个交叉点,简称为“点”。
棋盘整体形状以及每个格子纵、横向相比,横向稍短,通常为每格2.4厘米:2.3厘米。
在棋盘上标有九个小圆点,称作“星”。中央的星又称“天元”。
2、棋子
棋子分黑白两色,形状为扁圆形体。
棋子的数量应能保证顺利终局。正式比赛以黑181、白180子为宜。
第2条围棋的下法
1、 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
2、 空枰开局。
3、 黑先白后,交替着一子于棋盘的点上。
4、棋子下定后,不再向其他点移动。
5、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而使用虚着。
五子棋是一项非常广泛的棋类游戏,学起来也不难,在所有棋类游戏中,会五子棋的人居多。虽然五子棋看起来简单,但是你想赢,也不是件易事。下五子棋有哪些技巧呢?如何才能够赢呢?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分析下吧。
目录
1、五子棋的特点 2、五子棋的棋具
3、五子棋入门技巧口诀 4、五子棋的开局技巧
5、五子棋残局技巧 6、五子棋的攻防技巧
五子棋的特点
五子棋是一项两个人对弈的纯策略型的棋类游戏,一般情况下双方两个人分别使用白色棋子和黑色棋子,然后下在棋盘直线与横线的交叉点上,谁先形成5子连线者就胜利了。
棋具与围棋通用,起源于中国上古时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华人和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以及欧美一些地区。
容易上手,老少皆宜,而且趣味横生,引人入胜;不仅能增强思维能力,提高智力,而且富含哲理,有助于修身养性。
五子棋具有四大特点,分别是,易学、快捷、深奥、普及。
(一)易学与深奥并存
五子棋的“易”,易在人门。规则简单而有趣,从不会到会下棋.不需高智商.不需时间长,不需论其年龄的幼与长。有一副棋盘、棋子就可对弈,占地只需2米见方。
五子棋的深奥是指棋理深,人门后深钻研下去,又能探索到变化莫测的攻防技巧,逐步体会到阴阳易理的高深哲理。它具有东方的神秘和西方的直观,是中西文化的交汇,是古今哲理的结晶。
(二)快捷与普及互促
五子棋空抨开局.节省了满盘开局棋种的摆子时间。落子交叉点比围棋少100多个。不吃子,没有消长子的反复。和棋成定局的均势棋,双方耗时多耗不过225手棋就到尽头。五子棋不比占地盘大小,不比谁连五的次数多,判断胜负启用突然死亡法,一个连五形或黑方走出禁手的出现,就定胜负而局终,未走满整个棋盘就定胜负的居多。综上所述,五子棋对局用时总体比其他棋种少。
五子棋玩起来,节奏快捷,而且入门也很简单,这使得五子棋的普及面非常广泛。不信,你可以问问周围的人会下什么棋,肯定是五子棋多。同样的,你走到中小学校问问学生,会下什么棋,自称会下五子棋的人占多数。
网络上下五子棋的人数,基本保持在各棋种前三位的地位。
基于五子棋以上所述的特点,会给对弈者带来诸多益处是不言而喻的了。
第3条棋子的气
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
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这些棋子就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此处的气便不存在。棋子如失去所有的气,就不能在棋盘上存在。
第4条提子
把无气之子清理出棋盘的手段叫“提子”。提子有二种:
1、 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2、 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第5条禁着点
棋盘上的任何一点,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如图2的A点都是黑方的禁着点。
第6条禁止全局同形
着子后不得使对方重复面临曾出现过的局面。
第7条终局
1、 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着子完毕时,为终局。
2、 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时,为终局。
3、 双方连续使用虚着,为终局。
第8条活棋与死棋
1、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
2、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死棋。
第9条计算胜负
着子完毕的棋局,采用数子法计算胜负。将双方死子清理出盘外后,对任意一方的活棋和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 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
棋盘总点数的一半180.5点为归本数。一方总得点数超过此数为胜,等于此数为和,小于此数为负。 采用贴子方式的围棋竞赛,另行制定胜负标准。
围棋棋谱
世界上古老的围棋棋谱出现于宋代,即原载于李逸民《忘忧清乐集》一书中的“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
孙策,字伯符,公元175年生,吴郡富春人。其父为长沙太守孙坚,其弟孙权后为吴国皇帝。
公元192年时孙坚战死,孙策率其余部隐伏家乡,继续力量。后借助于袁术兵马逐步扫平江东,遂成东汉末年割据一方的群雄之一,号称江东“小霸王”。孙策为人开朗大度,善于听取部属的意见,很会用人,因此赢得了士人与百姓的拥戴,手下文官武将都愿为他拼命开拓疆土。公元200年4月,孙策在外出打猎途中遭遇刺客袭击,因伤重不治去世,时年26岁。
吕范,官子衡,汝南细阳人,是早追随孙策的谋士之一。吴国成立前后,吕范屡建功勋,历任前将军,扬州牧,大司马等要职,封南昌侯。公元228年去世。
在陈寿《三国志》“吕范传”中,曾有建安初年孙策与吕范下棋的记载。
建安是东汉末代皇帝汉献帝的年号,其时为公元196年至公元220年。假如《三国志》中记载的孙策与吕范对局棋谱就是“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的话,其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年之久的历史。
“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全谱共四十三手,双方弈于纵横各十九路线棋盘之上。白先黑后。盘面上双方各有两枚“座子”处于对角星位。终胜负情况不明。
关于“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的真伪,历史上一直有所争议,多数学者认为“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当为后人假托。因据历史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考证,汉魏三国乃至西晋时代,中国并无纵横各十九路线的围棋盘问世。
据汉魏学者邯郸淳《艺经》一书中记载:“棋局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三国吴国韦昭《博弈论》中,亦有“三百惟群”的字样。
在出土棋盘方面,西汉与东汉出土的围棋盘均为纵横各十七路制式。
在出土围棋子方面,有西晋时代大将军刘宝墓中出土的一副装于陶罐中的完整围棋子,黑白共二百八十九可为佐证。
通过以上罗列的历史资料可知,迄今为止,尚未有确切证据支持“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棋谱内容并非后人假托。
好在不管怎么说,收录“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棋谱于其内的宋代《忘忧清乐集》一书,总没有人怀疑其真伪吧?宋代距今已有九百年以上的历史,无论如何,“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总还是世界上古老的围棋棋谱。
围棋术语
就是围棋中专用的词语。术语太多,但都是根据子与子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取的名字。要死记有点困难,建议多打谱,久了自然就记住了。例如“镇”,是一方的棋子行在另一方向中腹关起的位置。现代围棋专门术语众多,对初学者而言看懂这些词汇可能是种 障碍。术语一部分源自日本,造成字面意思可能会与实际意思略有偏差。例如定石与石头其实没什么关联,是故也有人称之为定式。
基本术语
气:在棋盘上与棋子紧紧相邻的空交叉点,单独一个棋子的气数不超过四气,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连的棋子则可以有四气以上。在对方棋子的活路上落子紧迫,称为“紧气”。
提:无气的棋子要被提子,拿离棋盘。提吃对方的棋子,称为“提子”。
目:棋盘上,被一方棋子所围的空白交点,称为“目”。
地:活棋所包围的目数和活棋本身之总和,称为“地”。
空:用棋子围成的地域。
劫:双方可以轮流提取对方棋子的情况。围棋规则规定,打劫时,被提取的一方不能直接提回,必须在其他地方找劫材使对方应一手之后方可提回。
位置
星,是位于棋盘上的黑点,位于边上的星称为边星,位于中央的星称为天元。除星之外,角上的一些位置还有小目、三三、目外、高目、五五、超高目的称法。
尖,在已方原有棋子的斜上或斜下一路处行棋称为“尖”
由于尖的步调较小,人们也习惯地称它为“小尖”。
在实战中,尖是一种很坚实的下法,俗话说:小尖无恶手,通常它的棋形不会太坏。5长与立
“长”是指紧靠着自己在棋盘上已有棋子继续向前延伸行棋。
“立”一般用于与对方接触交战的时候,便于将己方的子连成一片,更好地攻击对方。
“立”与“长”有着微妙的差别,‘立“主要指向紧靠着自己原有的棋盘上的棋子方向向下或向边线方向的行棋。
在有些时候,一着棋既可以说它是“长”,也可以说它是“立”,“立”与“长”都有一定的相对性。
挡,“挡”的意思也就是直接阻挡对方侵入自己的地域或防止对方棋子冲出包围时,用己方棋子紧靠住对方的棋子的行棋方法。
挡的作用也就是含义中所说的两点,一是阻止对方破自己的空,二是防止己方包围住的对方棋子冲出。
术语“挡”是维护己方利益时常见的一种手段。初学者掌握之后,可在护空、吃棋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并,“并”就是在棋盘上原有的棋子旁边的一线路上紧挨着下子。
“并”可以在与敌子相接触时下子。
并一般都作用于加强自己和连接时。
顶,“顶‘就是顶撞对方的棋子的着法,换一种说法就是在对方棋子行棋方向的棋子的头上下子。
顶的特点是结实、厚重、具有先手意义。
顶的形式很多,有尖顶、鼻顶等。
在方形棋子正前方的顶一般叫做鼻顶,鼻顶多是利用对方棋形笨拙、凝重才施展的,它比一般的顶更具威力。
爬,爬的意思是指一方的棋子在对方的压迫下,沿着边上低位也就是一线或二线的位置上长。
爬可以用于做活、连络、占地、搜根等。
由于爬的条件限制在低位,所以在做活中很常用。
在复杂的攻击战斗中,简单的爬也起很大的作用,它由于位置低,所以很适应搜取对方的根据。
关,“关”是指与自己在棋盘上的原有棋子隔一路行棋。
冲,“冲”这个术语是指紧靠着自己在棋盘上原有的棋子向对方的“关”形中间的空交叉点处行棋,这就叫“冲”。
“冲”经常是运用自己强的一面去阻击对方,将对方的棋分成两块,以利于寻找机会消灭对方。
跳,跳的形状与“关”形是相同的,都是在与原有棋子隔一路的位置上行棋。
但一般情况下所说的关是含有向宽阔地带或中腹扩展的意味,而“跳”则一般用于双方对局彼此接触交战的时候,为逃出已方的孤子或者追杀对方薄弱的棋常用到它。
飞,飞也叫“小飞”,是指在原有棋子的呈“日”字形的对角交叉点处行棋。
飞的形式还有“大飞”。它是指在原有棋子的呈“目”字形的对角交叉点处行棋。
”飞”特殊的形式是”象步飞”。”象步飞”的形状很象中国象棋中”象”的走法,因此而得名。
”象步飞”是在原有棋子的呈”田”字形状的对角空交叉点处行棋。
镇,镇是一方的棋子行在另一方向中腹关起的位置,这手棋叫”镇”。
挂,”挂”也称挂角,是布局常用的行棋方法。
挂就是在布局时,一方已有一子占角的情况下,另一方在其附近相差一、二路的位置上行棋,挂是为破坏对方完全占有角部而与对方分占角部的主要行棋方法。在三线上行棋的挂,叫”低挂”,在四线上行棋的挂,一般叫”高挂”。高挂、低挂、再按横向区分可分为一间高挂、二间高挂、一间低挂、二间低挂,小飞挂、大飞挂等。
夹,”夹”是对局的一方用两子将另一方的棋子夹在中间的行棋方法。
还有一种”夹”叫”反夹”,是指当一方棋子被另一方夹住时,被夹的一方从对方棋的另一侧再夹对方一手棋。
断,”断”也可称”切断”,是直接切开对方棋与棋之间的连络,使对方的棋分散开的行棋方法。
跨,跨是对局的一方在有周围棋子援助的情况下,将已方的棋插到对方小飞的棋形中。跨有时用于切断对方连络,所以有”跨断”的用语,但这并不是绝对的,”跨”有时也是仅仅为了行棋的需要,根据情况而定的。
空,”空”是指围成的地域。
虎,“虎”的基本意思也就是说,在原来棋盘上呈尖形二子△点的基础上,再下一着,使之构成“品”字形状。虎,还包含有虎口;双虎等术语。
虎口就是虎形的三子由三面围拢中的空着的那个交叉点,虎口朝上方也就是朝中央则叫上虎,虎口朝下,确切地说朝边角则叫下虎。
双虎,就是由三个棋子构成两个断点,三子呈连续小尖状,(△)使其下一着棋可同时形成两个虎口。
了解虎的含义和虎的几种形式之后,应再了解虎的作用和在对局中什么时候需要虎。
虎是用来使棋盘上已方的棋子连络,也是为了防止对方的棋子切断已方连络的手段,有时也作用在活棋中,由于虎状的棋子弹性丰富,适用于作眼,所以在活棋中经常被采用。
虎在对局中既可连络、防断又可以用来活棋,所以掌握虎这个基本手断,就可以在对局中化险为夷了。
刺,“刺”的意思就是下一着棋,直接针对对方的断点或相当薄弱的环节,促使对方必应。刺含有先手的意义,显得很有紧迫感。古代的意义多指为刺伤对方眼位或透点一类的着法。《玄玄棋经》中说:“于可透点处促他一着,曰刺。”其实所说的刺的意义都大致差不多。
现代多与“点、觑”通用。
还有一种刺不见得非要刺向对方眼位或非在虎口外面着子,但这种刺也有切断对方连络的意思,也含先手意义。
在对局中“刺”这一手段很重要,在攻击中起着追杀,破眼的多种作用,也可利用先手之便补强自己。
托,“托”的基本意思也就是指在边角上于对方棋子的下边落子。托含有多种用途。可适用于托角、托边、托渡。具有占地、攻击、连络的多种意义。
托角也就是从外部向角内采用“托”的着法。意思在于分占对方角里的地域。也就是要占地。
托渡就是指用“托”的着法兼起着沿着边渡过的作用,也就是利用托起连络的作用。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