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象棋术语 了解中国象棋的术语……

123456789

  棋类游戏无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都是比较受到人们的欢迎以及喜爱的,它也是古老的游戏之一,中国象棋亦是如此。但是对于中国象棋你了解多少呢?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就是一些中国象棋术语、中国象棋的开局知识以及它的一些技巧。

  中国象棋术语

  象棋术语四英语棋手进行交流的一种特殊的语言,也是因为这些术语的存在使得中国象棋更加有趣,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中国象棋的术语吧!

  捉:凡走子后能够造成在下一着(包括从下一着开始运用连续照将或连续交换的手段)吃掉对方某个无根子,称为“捉”。

  构成“捉子”,应符合下列条件。

  1、捉子的形式可以有:能够直接吃子;能够通过连续照将吃子;能够通过完整的交换过程得子。

  2、“捉”产生于刚走的这着棋,上一着尚不存在。

  3、直接或间接被捉的,是有子力价值的无根子(含:假根子。少根子)。

  4、下一着吃子或得子后,不致被将死。

  将着:凡走子直接攻击对方将帅者谓之“照着”,又称“照将”或“将军”。(惯例走照着时告知对方)。

  杀着:凡走子企图于下一着听将或连续叫将,令对方无法解救者,谓之“杀着”。

  捉着:凡走子攻击对方将帅以外之任何一子,企图于下一着吃去之者,谓之“捉着”。

  兑着:凡走子可互换吃去者,谓之“兑着”。

  拦着:凡走子拦阻对方子力之左右进退移动者,谓之“拦着”。

  献着:凡走子送吃者,谓之“献着”。

  闲着:凡走子不属于照,杀,捉,兑,拦,献者,谓之“闲着”。

  长照:凡走子连续不停照将,演成归原状态者,谓之“长照”或“长将”。

  此项诠释适用于“长拦”“长兑”及“长献”。

  长杀:凡连走杀着者,谓之“长杀”

  长捉:凡甲方连走捉着,而乙方被捉之子,每着均走逃避着法,或以他子每着直接消解之,而甲方仍每着捉之者,谓之“长捉”。

  解杀:凡走子直接化解对方之杀着者,谓之“解杀”。

  此项诠释适用于“解照”与“避捉”。

  反照:凡走子化解己方被照,同时又还照对方者,谓之“反照”。

  此项诠释适用于“反杀反捉”,“解杀反捉”,“解照反照”。

  扑克牌可以说是近年来受欢迎的一种休闲游戏了,基本上在世界上任何一个都是如此的。但是对于扑克牌你了解多少呢?你知道它的历史发展吗?你知道它的寓意是什么吗?扑克牌的玩法你有知道几种呢?扑克牌技巧你知道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扑克牌

  扑克牌的似乎已经是很久远的一种游戏了,很早之前我们就已经在玩它了,但是对于他的历史遗迹寓意人们大部分却是不了解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历史

  扑克(poker)也叫纸牌(playing cards)。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被认同的说法是纸牌早出现在中国,至少在公元969年时已经出现。当时中国的一副纸牌有四个花色,每个花色有14张牌,既作为纸币使用,又用来进行牌戏。有一个传说,谓有一个威尼斯人从中国把纸牌带回他的家乡,所以威尼斯是欧洲早有纸牌的地方。

  这个威尼斯的旅行者,可能就是尼可罗·波罗,他大约是在1269年和他的弟弟马迪奥一起由中国回到威尼斯,或者可能是尼可罗的儿子,的马可·波罗,在他的父亲和叔叔第二次去中国时,他跟随他们一同前往。

  一些人士认为,印度比中国更有可能是纸牌的起源地。有人提出欧洲早期的纸牌(塔罗牌)与印度教神话中的女神Ardhanari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位女神的形象有四只手,每只手中分别持有魔杖、杯子、宝剑和圆环(代表金钱)。在欧洲早期的一些纸牌中,也印有与此类似的图案符号。有一个说法是,纸牌是由原先可能是一个印度民族的吉普赛人传人欧洲的。他们穿过波斯、阿拉伯进入埃及,由埃及到达欧洲,他们中的一部分约100多人,于1427年进入巴黎。

  早在14世纪或更早的时候,欧洲很多地方,出名的有纽伦堡、奥格斯堡和乌尔姆(Ulm),已经生产纸牌。意大利的塔罗特牌(TAROT)可能比德国纸牌出现的年代为早:在一份年代为1299年的意大利文件中,已经提到塔罗特牌。布拉本特公爵夫人约翰娜于1379年在荷兰曾讲授过纸牌,在西班牙至少于1371年已经有了纸牌。可能是摩尔人或撒拉逊人把纸牌从西班牙带人意大利的,但是试图说明纸牌一词的西班牙语naipes与阿拉伯语nabi的相似性的意图,没有获得成功。

  1392年法国国王查尔斯六世命令雅奎明·格林公纽尔手工绘制一副纸牌,这一历史事实造成了纸牌源出法国的说法的出现。但是明显可以看到的是,法王所命令绘制的一副纸牌,不过是一副与其他早已使用的纸牌相类似的纸牌。当时的负责银钱支付账目的皇家司库,曾讲起过有三副纸牌,印成“金色和各种各样的颜色,并带有很多的装饰,以为我们的国王陛下娱乐之用。”其中的17张牌现存法国国立图书馆展出。

  纸牌传人英国的时间,比传入欧洲其他国家更晚一些。乔塞于1400年去世,虽然他曾历数当时的各种娱乐活动,但从未提到过纸牌:“他们跳舞,他们下棋和饮宴。”关于爱德华一世穿着带翻边的盛装玩四个王(k)的游戏的资料,几乎肯定是指的某种其他游戏,也许是某种形式的棋戏。资料中早确凿提到关于英国扑克牌的时间,是1465年,这一年英国的扑克牌制造商向爱德华四世申请禁止进口外国制造的扎克牌,并有一适当的法令可以作为佐证。

  C.P.哈格拉维在他所著的《扑克牌历史》一书中写道:“有一个关于哥伦布和他的水手们的传说故事,说这些水手酷爱赌博,当他们在茫茫而又神秘的大海上遭遇到风暴的袭击时,他们由于迷信引起的恐怖,把他们的扑克牌全部扔进了大海。后来在他们到达了陆地之后,他们又为这件鲁莽的行动感到后悔,于是他们就在这个新的国度里用一种树叶又制成了一些扑克牌,这些扑克牌引起了印第安人的很大兴趣。”噶塞拉索·德·纳·威加所讲的材料(《佛罗里达历史》),说西班牙士兵在1534年那次远征中,用皮制扑克牌玩牌。这个说法看来不仅仅只是一个传说。墨西哥人很早就有了纸牌戏,当时墨西哥人称之为amapa-tolli,其中amapa的意思是纸片,而tolli的意思是游戏。

  现代形式的五十二张牌一副的,分为两个红花色和两个黑花色的扑克牌,很可能是从早期意大利塔罗特牌(TAROT)演变而成:当时塔罗特牌分四个花色,每个花色有10及10以下的小牌(SPOT CARDS)10张,以及4张人头牌:王(K),后(Q)及骑士和侍卫。在早期的扑克牌中没有后,在现代的一些扑克牌仍是勇士代替后。侍卫曾印成各种不同的男仆(VALET)形状,但仍保留侍卫这一名称,不过在现代用法中已改称为J(JACK)。在52张牌一副的扑克牌中已不用骑士,而用后作为人头牌。

  中国纸牌与西方纸牌大不相同;中国纸牌呈窄长形,通常长2一2.5英寸,宽0.5一二英寸,早期的纸牌还要更为窄和长。在牌张数目和花色方面,中国和印度的纸牌都与西方的扑克牌大不一样。有一种印度纸牌,一副有144张牌,分为8个花色,每一花色18张牌;另一种印度细牌每副120张牌,分为10个花色,每一花色12张牌。有一种中国纸牌,一副只有30张牌,分为3个花色,每一花色9张牌,另有3张具有绝大权力的牌;但一般有4个花色。

  扑克牌作为一种奢侈品,可为国家税收提供大宗的纳税来源,英国于1615年首先对扑克牌征税。

  寓意

  中国人将四种花色理解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法国人将四种花色理解为矛、方形、丁香叶和红心;

  德国人把四种花色理解为树叶、铃铛、橡树果和红心;

  有根:凡被捉子如有另子保护,可以反吃者,谓之“有根”否则谓之“无根”。

  真根:凡有根子之“根”(即保护子)于该子被对方吃去时,确可反吃敌子者,谓之“真根”。

  假根:凡有根子之“根”于该子披吃去时,不能移动反吃敌子者,谓之“假根”。

  一照一杀:凡走照着後续走杀着者,谓之“一照一杀”。

  此项诠释适用于“一照一捉”,“一照一闲”,“一杀一捉”,“一杀一闲”,“数照一杀”,“数照一闲”。

  二照一还照:一方步步叫将,另一方在解照同时,两步中有一步是还照,谓之“二照一还照”。

  二捉一还捉:一方步步捉子,而另一方在解捉之时,两步中有一步是还捉者,谓之“二捉一还捉”。

  二捉二还捉:一方连续两步循环捉子,另一方亦在解捉同时,两步连续捉子,谓之“二捉二还捉”。

  中国象棋开局技巧

  俗话说,好的开始都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在中国象棋中的开局就是重要性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象棋的开局的技巧吧!

  马的灵活性

  由于马的子力特点,马与车的出子形式不同,要求也不同。布局阶段,马路要活,但勿轻动。马是中距离作战子力,行动不及车和炮灵活、迅速,更由于布局阶段的子力尚多,有蹩马脚的可能,马的行动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在布局阶段,马不宜轻进,但马路要活,随时保持出击姿态,待时机成熟,即与其它子力相配合就可出击。因为兵卒能活己方、制敌马,所以兵卒对马的灵活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几乎在所有的布局中,一方都要挺起一个或者两个兵(卒),以便自己的马灵活。在布局阶段,马的灵活程度对局势的影响很大,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局或残局。

  快出大车

  车是三军主力,行动迅速,威力大。在布局阶段,车具有威胁对方马炮,横扫兵卒,兑兵活马,攻击对方弱点和支援己方弱点,甚至直接威胁对方主帅等诸多功能。因此,在布局时出动车应该是第一位的。在现代布局中,也处处体现了这一原则。

  子力的协调性

  子力要平均发展,子力的分布要不密不疏。太密容易拥塞,子力难以运动,过疏则难以配合作战和进行战术组合,降低子力的战斗力。两翼子力好要均衡发展,尽量避免倚轻倚重,这样才能阵形协调,利于攻守。

  炮

  炮布局阶段大都用来联系左右,封锁或压制对方,有时也能起到遥控牵制的反击的作用。炮只有在疏密适宜的位置,且有炮架时才易发挥威力,所以在布局阶段,炮一般不宜过早出动或发出,如轻发易失掉威力。在有的布局中,炮的出动是为了封锁对方的子力,打乱对方部署。

  压制

  在布局阶段尽快出动己方大子的同时,也要注意抑制对方大子的出动,取得对局势的控制权和主动权。

  子力的的联络性

  子力的的联络性是指子力要互相保持联系,左右阵形要互相呼应,子力配置要互相掩护照应,进攻退守行动要统一。联络性强可以增强子力的攻守性能,并可避免前后左右脱节,减少对方的威胁与追逐。

  当然要提高开局,建议大家也多看一点棋书,同时爱好者也要多复盘,多反思为什么自己这局开局不好,哪步失误了,该怎么走。同时骄傲也永远是大忌,记得以前我刚刚接触象棋,在网上和一棋手下了,当时觉得他实力好强,思维很好,但是就是走棋不仔细,有些棋乱下,他是网络的特级大师,但是一年后网上又偶然遇见他了, 现在他也完全不是我对手了。

  中国象棋的三个小技巧

  下中国象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想要赢的话还是需要一定的技巧来辅助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下中国象棋的三个小技巧吧!

  学会观棋

  看棋听起来很简单,其实这里边大有学问,既要通观全局,又要洞察局部,而且要分析漏洞,计算步骤,分析风险,在心中基本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着法。一般人在看棋过程中只看2-3步就很满意了,其实多看一步,就能多减少一步风险。

  战术

  所谓战术,就是作战策略。在观棋的基基础上,做到知己知彼,确定攻守原则,并根据时局变化,尽量做到守中有攻,功中带杀,以期步步为营,攻城掠地。

  就是多看棋谱

  体会高手运棋布招。棋谱里面每个子力分布,走动,每个子在每个方位的作用,然后自己慢慢体会,灵活运用。

  注意事项

  破解残局是一个高手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部分,好是自己去找那些大师们比赛时,从进攻的那一步算起,赢了对方之后的所有步,然后慢慢猜测他们都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能想到那个地方,然后自己试着破解几个残局。你就会成为一个高手。

  下中国象棋的好处

  好处1、下象棋能提高少儿的智力和耐力,我所说的智力和耐力是指学生能自我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直到终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下中国象棋正好适应了这个过程。

  好处2、下象棋能提高少年儿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势判断能力,从吃亏和得利开始,要下好棋必须得学会数学计算;学会逻辑分析;并预知其后几步的情况;并有严密的计划性作保证。

  好处3、下象棋能提高少儿的注意力,棋盘上千变万化,常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要战胜对手,必须全神贯注。

  好处4、下象棋能提高少儿的心理素质。如处下风时的紧张感,占优势时的兴奋感,赢下来的成就感,大好的局面下有赢变输的懊丧感,棋局不断变化的焦虑感等时时冲击他们,以及要求他们有胜不骄、败不馁,沉着冷静、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所以杰出的原苏联心理学家维阿纳吉耶夫指出:“中国象棋不仅是智慧的比赛,更是双方心理上的较量”。

  好处9、下象棋对少儿的身体也有一定的锻炼价值,尤其是内脏器官的机能,下棋时双方紧张地用脑,少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都在紧张工作着。根据生理学家估算,象棋运动,脑的消耗比肌肉大20倍。国外有医生测定,象棋大师连续5小时的比赛,其心理消耗的能量相当于拳击运动员在拳击台上的代价。故象棋运动对身体素质的要求相当高,因为参加一次比赛往往在7轮以上。

  结语:中国象棋是我国比较古老的一个游戏,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发展到现在已经几千年了,非常受到人们的欢迎及喜爱。在一些小区或是公园里都可以发现在下中国象棋的人,特别是一些退休的老人更是喜爱的,是他们的一项主要的休闲活动。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