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中国象棋常用术语及行棋基本规则……

123456789

  编者按:象棋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所有棋牌中有看头和有挑战性的。可能很多人对象棋还不是太熟悉,下面,针对于新手,来介绍下中国象棋的常用术语以及一些行棋规则,有兴趣的可以学起来!

  将军–比赛中,只要一方的棋子要在下一步中把对方的将或者帅吃掉,就叫将军。简称“将”.

  应将–被“将军”的一方采取的各种着法。

  将死–如果被“将军”而无法“应着”就算将死

  困毙–对局双方中的任何一方,虽然没有被将军,但是将帅却被禁锢在一格位置上无路可走,同时该方其他棋子也无法走动,就叫困毙。

  河界线–棋盘中间未画直线的空白地带称为“河界”,构成河界的两条横线即为“河界线”。

  九宫–棋盘两端由交叉斜线构成的“ 米”字形方格。将(帅)、士(仕)置其中。

  两肋线–棋盘上第四、第六条直线。由于将中线围绕在中间,就好像人的两肋一样,所以得名。

  中线–顾名思义指的是棋盘中间的竖线,也就是第五条线。这条线是双方必争之地。

  兵线–棋盘上靠近河界线的第一条横线,任何一方占据该线,就会在局部给予对方一定的压力。

  底线–棋盘两端的第一条横线。

  均势–下棋时双方旗鼓相当的局面。

  编者按:蒙古象棋是中国象棋的一种,至今仍然有很多人在玩。大部分可能不知道,蒙古象棋的起源,下文将会为大家介绍一下。

  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各个少数民族一直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象棋也是如此。

  满族有满族的象棋,蒙古族有蒙古族的象棋,虽然形式各不相同,但是同出一源,那就是现在的中国象棋。其中蒙古象棋的生命力比较顽强,直到今天仍有不少爱好者。

  蒙古象棋一般来说有两种类型,一是棋盘为8×8格的Shatar,另一是10×10格的Hiashatar,但Hiashatar少为人知。Shatar蒙古语称“沙特拉”。

  相传成吉思汗西征时从宋朝的象棋引进,之后按照蒙古族的习惯加以改进,形成了独特的走法。在成吉思汗的改造中,把蒙古军队勇于攻城的抛石机和火药炮–这两件重要的攻城武器也放到了棋盘中。

  以上只是民间传说,可信度并不高。可是由于它的起源及传入蒙古草原的年代,在蒙古文献中未见记载,所以历史学界对于蒙古象棋的起源一直存在着许多分歧。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起源于唐朝的“八八象棋”,但形式、走法、规则则却更接近国际象棋。也许你会奇怪,怎么不是更接近中国象棋呢?这里我先要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蒙古象棋的规则。

  “局纵横九线,六十四罫。棋名十六枚:八卒,二车,二马,二象,一炮,一将,别朱黑。将居中之右,炮居中之左,上于将一罫,车,马,象左右列,卒横于前,此差痛乎中国也。

  其棋形而不字,将刻塔,崇象教也,象刻骆驼或熊,迤北无象也,多卒,人众以为强也。无士,不尚儒生也。

  棋不列与线而列于罫,置器安也。马横行六罫,鸵横行九罫,以驼疾于马也,满局可行,无河为界,所为随水草而以为畜牧也。

  卒直行一罫至底,斜角食敌之在前者,去而复还,用同于车,嘉有功也。众棋还击一塔,无路可出,始为败北。”

  这是康熙27年的一位诗人写的《出塞诗》,是历史上早出现详细蒙古棋介绍的中文资料。据此我们看出蒙古象棋确实更加接近国际象棋。

  其中的罫是指的棋盘上的格子,“马横行六罫”是指马在日子行的六格中按照对角线行走。以此类推,鸵(类似象)在田字格的九格中从一对角走至另一对角。

  卒直行一格,遇吃子须斜进,行到底线,可升级为车,倒退走棋,这与国际象棋十分相似。今天,蒙古象棋被列为“那达慕”大会的项目,继续受到蒙古族人民的喜爱。

  又由于蒙古象棋和国际象棋有众多相似之处,许多蒙古棋手在学习蒙古象棋之前,不仅会学习象棋,也会学习国际象棋,以提高自己的水平。

  绝杀–下棋时一方下一着要将死另一方。

  弃子–放弃己方的一枚棋子,称为“弃子”。这是一种对局中常见的战术。

  棋谱–用图和文字记述棋局的图像或者书籍,人们从中学习和分析,从而提高象棋技艺。

  重炮–指下棋时一方双炮放在同一条线上,这样2炮配合可以给对方极大的威胁。可与单车联用,称为单车重炮。

  马后炮–一方的马与对方的将或者帅处于同一竖线或横线,下一步马可将军,同时再用炮放在马后,形成“双将”,称为“马后炮”。

  直车–一方“车一平二”或“车九平八”,以后从二路或八路直线行棋,称为“直车”。

  横车–一方“车一进一”或“车九进一”,以后横向行棋,称为“横车”。

  禁止着法–下棋时,凡事出现“长打”,“长将”,“长杀”,都成为禁止着法

  起着–开局第一着。

  空着–即废棋,指对局双方其中一方的某一着毫无作用。

  闲着–对局中的一种常用策略,走子但是不起任何作用,为的是等待时机。

  回合–下棋时,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象棋基本规则

  (一)象棋比赛由执红棋的一方先走,双方轮流各走一着,直至分出胜、负、和。对局时,将某个棋子从一个交叉点走到另一个交叉点,或者吃掉对方的棋子而占领该交叉点,都算走了一着。双方各走一着,称为一个回合。

  1.帅、将:

  帅和将是棋中的首脑,是双方竭尽全力争夺的目标。它只能在“九宫”之内的九个点上活动,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动只能按竖线或横线走动一格。帅和将不准在同一直线上直接对面,即“明将”不能走。

  2.仕、士:

  仕(士)是帅和将的贴身保卫者,它只能在“九宫”之内沿着斜线前进或后退一格,不能平移。仕(士)在“九宫”之内沿着斜线前进或者退后一格。

  3.相、象:

  相(象)的主要作用就是防守,保护自己的帅(将)。相(象)的走法每次循对角斜走两格,因为它走后的位置与原来的位置恰是一个“田”字对角线的两端。所以俗称“象走田”。

  如果“田字”中间的交叉点上有棋子(无论是哪一方的),就不能向哪个方向走,这就叫“塞象眼”。除此以外,象还不能“过河”,只能在河界己方的范围内活动。

  4.车:

  车在棋子之中威力大,因为它可横走,可直走,能进能退。只要其他棋子挡在车行动路线上,其行走的步数不限。因此,一车可控制十七个点,故有“一车十子寒”之称。吃子时必须隔一个棋子(无论是哪一方的)跳吃,即俗称“炮打隔子”。

  5 炮:

  炮配合车和马的使用,将在开局和中局给对方造成极大的威胁。在不吃子的时候,走动的方法与车完全相同。或直或横,或左或右。 吃子的时候,必须隔一个棋子(无论哪一方的)跳吃,即俗称“炮打隔子”。

  6.马:

  马走动和方法是一直一斜。即每一着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由于从原来所在的一点,到新的一点,恰好是个“ 日”字,俗称“马走日”。

  如果在一横或一直的地方有一个棋子(无论是哪一方的)马都不能走过去,俗称“蹩马腿”。

  7.兵、卒:

  兵(卒)在没有过“河界”时,只能向前走,每次只限一格。“过河”以后才可以向前、向左或向右走,每次也只限走一格;但是不准后退。

  任何棋子在走动时,如果乙方棋子可以到达的位置有对方的棋子,就可以把对方棋子拿出棋盘(称为吃子)而换上自己的棋子。

  (二)胜 负 和

  在对局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算输棋

  1 将(帅)被对方“将死”

  2 被“困毙”

  3 自己宣布认输

  对局时,如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就算和棋

  1 双方均无可能取胜的简单局势。

  2 一方提议作和,对方表示同意。

  3 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已达三次,并符合“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又均不愿意变着时。

  以上只是基本的胜负和规则,在各种正式比赛中,还会有更加详细的规定。

  总结:以上只是简单的一些常用的知识,只有了解了基础之后,才能在实践中悟出真理,有一套自己的行棋原则。象棋是中国的文化积淀,大家要多多开发智力,就多和别人对弈吧!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