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制作花茶的方法有哪些……

123456789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的种类繁多,夏季来临花茶可能是很多养生爱美人士的首选,花茶有很多长的历史文化,而且有它自己的制作工艺。花茶的功效与作用也不一而同,比如金银花茶就有清热降火的功效。玫瑰花茶具有美容功效等。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花茶的功效以及怎么制作花茶。

  目录

  1、花茶的历史与文化 2、花茶的制作工艺

  3、茉莉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4、茉莉花茶的制作方法

  5、金银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6、金银花茶的制作方法

  7、玫瑰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8、玫瑰花茶的制作方法

  花茶的历史与文化

  我们经常喝的花茶,有可以称为香花茶,熏花茶,香片。花茶属于再加工茶系列,属于香型茶。精选优质的绿茶,配合香型花经过窨制而成的花茶,经过再加工就了市面上的花茶。所以花茶是以红茶、绿茶、乌龙茶茶坯等,与能够吐香及符合食用要求的鲜花为原料,利用窨制工艺制做而成的茶叶。中国的花茶生产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在唐代陆羽《茶经•六之饮》中有“以汤沃焉,谓之庵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英、薄荷之属,煮之百沸”的记载,当时已有在煮饮茶叶时加入调料,以益茶味,协调茶叶作用的做法;北宋蔡襄的《茶录》、熊蕃撰、熊克增补的《宣和北苑贡茶录》中,都谈到有在贡茶中掺入“龙脑”香增加茶香的做法。当时还有“烹点之际,又杂珍果香草”的说法。这种饮茶方法,可以说是花茶生产的原型。

  真正开始生产花茶,却始于南宋初期。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早的加工中心是在福州,从12世纪起花茶的窨制已扩展到苏州、杭州一带,其时施岳的《步月吟茉莉》和赵希鹄的《调燮类篇》记载:“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香气全者,量茶叶多少,摘花为伴……”在当时就有在上等的绿茶中加入一种香料–龙脑;作为进贡封建帝王的饮料(称龙凤茶),宋朝《茶录》提到“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欲助其香”。

  到了12世纪宋代宣和年间,花茶的生产以及有了文字记载。在茶叶里加入“珍菜香草”已经是正常现象了。到了明代程荣所写的《茶谱》这本书中对花茶的制作方法已经有了很细致的记录。书中写到:“茉莉,玫瑰,……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放,蕊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扎花为伴,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用瓷罐,一层茶一层花,相间至满……”。

  明代顾元庆(1564–1639)《茶谱》一书中较详细记载了窨制花茶的香花品种的制法:“茉莉、玫瑰、蔷薇、兰蕙、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半放之香气全者,量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还有记载;“木樨、茉莉、玫瑰……皆可作茶,请花开时 摘其半含半放蕊之香气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其制作之考究,品质之优异由此可想而知。

  明代花茶生产有所扩展,无论是对茶叶与香花的选择,还是用花量与茶叶的配比,都较前更为成熟。

  规模窨制花茶则始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开始大量的商品花茶生产于福州开始大规模生产,福州已成为花茶窖制中心。畅销东北华北一带,到1890年花茶生产已较普遍。1939年起,苏州发展为另一花茶制造中心。

  花茶的历史久远,所以对于创始人是谁,就会有争辩。有一种说法是元末的高士倪云林。倪瓒(1306-1374),字元镇,号云林,人称倪迂,是花茶的创始人。这个人善山水,是元朝的四大家之一,所作山水雅洁高致、萧散疏淡,对后世画坛很有影响。据《云林遗事》记载,倪云林首创“莲花茶”,后来顾元庆删校《茶谱》,则完整保留了相关内容。

  关于“莲花茶”的具体制作方法,顾元庆《茶谱》的“诸花茶法”中有详细记载:“莲花茶:于日未出时,将半含莲花拨开,放细茶一撮,纳满蕊中,以麻皮略絷,令其经宿。次早摘花,倾出茶叶,用建纸包茶焙干。再如前法,又将茶叶入别蕊中。如次者数次,取其焙干收用,不胜香美。”(注:屠隆《茶说》里也有同样文字,只是稍稍简略些,应该是从顾文节录而来。)今天看来,这样的制作方法是很原始、很麻烦的,属于花茶的“纯手工”制作方法,也是后世“窨制”花茶的开始。

  喝茶是一种品位,也是一种修养,在泡茶、赏茶、饮茶中,能够放慢自己的思绪,使得生活变得平静下来。茶道是一门文化,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今天小编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下有关茶道的知识。

  目录

  1、茶道的历史 2、茶道六君子

  3、茶道各家说 4、茶道有哪些礼仪

  5、茶道的法则与形式 6、详谈茶道与茶艺

  7、茶道中的佛典与禅语 8、茶道养生如何防治高血压

  茶道的历史

  茶道是什么?茶道它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人们也认为它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茶道其实就是通过沏茶、赏茶、饮茶,来增进朋友自己的感情,学习其中的利益,是非常有帮助的一种和美仪式。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尽管”茶道”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 茶道属于东方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不同,在于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科学的、准确的定义,而要靠个人凭借自己的悟性去贴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国唐代就有了”茶道”这个词,例如,《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早的茶道起源于我国,我们国家的人在唐朝甚至唐朝以前就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在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于茶道的早的记载。

  在唐朝寺院僧众念经坐禅,皆以茶为饮,清心养神。当时社会上茶宴已很流行,宾主在以茶代酒、文明高雅的社交活动中,品茗赏景,各抒胸襟。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绘。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的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南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首次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日本才开始遍种茶叶。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早传播者。日本《类聚名物考》对此有明确记载:“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由宋传入。”日本《本朝高僧传》也有:“南浦昭明由宋归国,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带到崇福寺”的记述。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公元1536~1598年,相当于我国明朝中后期)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中国的茶道早于日本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但遗憾的是中国虽然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该领域中不断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却没有能够旗帜鲜明地以“茶道”的名义来发展这项事业,也没有规范出具有传统意义的茶道礼仪,以至于使不少人误以为茶道来源于他邦。中国的茶道可以说是重精神而轻形式。有学者认为必要的仪式对”茶道”的旗帜来说是较为重要的,没有仪式光自称有”茶道”,虽然也不能说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称道,那似乎就泛化了,终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看起来是是件非常简单的时候,两个动作就可以解决了,放茶叶和倒水。不过在茶道里,那仪式又过于复杂和讲究了,一般的人肯定不会把那么简单的小事情变得那么复杂的。

  事实上中国茶道并没有仅仅满足于以茶修身养性的发明和仪式的规范,而是更加大胆地去探索茶饮对人类健康的真谛,创造性地将茶与中药等多种天然原料有机地结合,使茶饮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强,并使之获得了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茶道具实际价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重视和喜爱的魅力所在。

  后世有许多人对倪云林创制“花茶”很不以为然。譬如张源在《茶录》里就评论说:“茶自有真香,有真色,有真味。一经点染,便失其真。如水中着咸,茶中着料,碗中着果,皆失真也。”徐火勃 著《茗谭》,则批评道:“吴中顾元庆《茶谱》,取诸花和茶藏之,殊夺真味。闽人多以茉莉之属,浸水瀹茶,虽一时香气浮碗,而于茶理大舛。”

  罗禀在《茶解》里就说得不留情面了:“茶采制得法自有天香,不可方拟。蔡君谟云,莲花、木犀、茉莉、玫瑰、蔷薇、惠兰、梅花种种皆可拌茶。且云重汤煮焙收用,似于茶理不甚晓畅。至倪云林点茶用糖,则尤为可笑。”(注:罗禀君这段话引用古人茶事明显有误,这里就不详细解释了。

  当然,赞同“花茶”的人也不少,如朱权《茶谱》就这样说:“今人以果品为换茶,莫若梅、桂、茉莉三花佳。可将蓓蕾数枚投于瓯内罨之。少倾,其花自开。瓯未至唇,香气盈鼻矣。”这是一种以花代茶的品饮法,因此称作“换茶”。他还介绍了一种“熏香茶法”:“百花有香者皆可。当花盛开时,以纸糊竹笼两隔,上层置茶,下层置花,宜密封固,经宿开换旧花。如此数日,其茶自有香气可爱。有不用花,用龙脑熏者亦可。”这就是熏制花茶工艺了。不但茉莉、珠兰、栀子、玳玳花等“百花”可以熏茶,连龙脑也可以入茶,较之当时诸多茶家,癯仙的胸怀自然是开阔多了。

  时代较晚的《群芳谱》中,也有相似记述:以花拌茶,颇有别致。凡梅花、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蕙、金橘、栀子、木香之属,皆与茶宜。当于诸花香气全时摘拌,三停茶、一停花,收于瓷罐中,一层茶一层花,相间填满,以纸箬封固,入净锅中,重汤煮之,取出待冷,再以纸封裹,于火上焙干贮用。但上好细芽茶,忌用花香,反夺其味,惟平等茶宜之。(陆廷灿《续茶经》)这段话很重要,不仅介绍了古代花茶的制作加工方法,也指出花茶的适用范围,对后世花茶加工工艺,有很大启发。

  倪云林当初创制“莲花茶”,纯粹是文人雅士的兴到之举,如同他创制“清泉白石”茶一样,仅仅是个人的一种文化消闲活动。但如果从茶文化发展角度看,其意义却是十分巨大的。他不但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茶叶品饮方式,更开拓一个非常广阔的茶叶再加工领域,花茶后来能成为中国老百姓为喜闻乐见的茶品之一,倪云林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这样的结果恐怕也是倪云林所始料不及的。

  至于后世的花茶加工方法,就很讲究了,有头窨、双窨、三窨的区别。

  倪云林创制的“莲花茶”,我们如今已经很难看到了,因为这样“纯手工”制作出来的茶叶是很花费时间和精力的,没有对茶文化的精研,没有对茶事的痴迷,没有对花茶的偏爱,一般人是不会花功夫做这种事情的。现在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留给传统文化、传统工艺生存的空间很小,有许多都面临失传的绝境。

  花茶一般根据其所用的香花品种花茶不同,划分不茉莉花茶、玉兰花茶、珠兰花茶等亚类,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大。每种亚类又根据其加工原毛坯的产地、质量与制作工艺的精细程度划分出若干等级,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等六至七个等级。

  由于花茶既具有茶叶的爽口浓醇之味,又兼具鲜花的纯清馥郁之气,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花茶就有“引花香,益茶味”之说,使人有一种两全其美,沁人肺腑之感。花茶是集茶味与花香于一体,茶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既保护了浓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鲜灵芬芳的花香。冲泡品啜,花香袭人,甘芳满口,令人心旷神怡。花茶不仅仍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裨益人体健康。

  花茶在国际与国内市场上行销量大的是茉莉花茶。这是因为茉莉的香气为广大饮花茶的人所喜爱,被誉为可窨花茶的玫瑰、蔷薇、兰蕙等众花之冠。宋代诗人江奎的《茉莉》诗赞曰:“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花茶是我国特有的茶类。主产区为福建、浙江、安徽、 江苏等省,近年来湖北、湖南、四川、 广西、广东、贵州等省、自治区亦有发展,而非产茶的北京,天津等地,亦从产茶区采进大量花茶毛坯,在花香旺季进行窨制加工,其产量亦在逐年增加。花茶产品,以内销为主,从1955年起出口港澳和东南亚地区,以及东欧、西欧、非洲等地。

  如今,广西横县花茶加工量占全国的67%,福建(政和、福鼎、宁德地区)占17%,四川、云南占16%(云南的元江、思茅;四川的犍为)。原来的花茶大省浙江、江苏已很少生产了。

  福州花茶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咸丰年间这里已开始大量生产,1933年前后为极盛时期,年产花茶达十五万担,当时,省内外各地茶商云集福州,开厂办店生产和经营花茶的有80余家。福州花茶根据所用鲜花种类不同,可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花茶、玫瑰花、柚子花茶 等等。其中,以茉莉花茶品质佳,素以花香浓烈而鲜灵持久,茶汤醇厚显香,汤色黄绿明亮,且耐泡等特色著称。

  安徽歙县花茶历史悠久,种茶有上千年的历史,栽花也有上百年的经验。花茶是一种再加工的特种茶。毛茶经过精制成茶坯后,分别用珠兰、茉莉、白兰等各种鲜花,通过窨制工艺技术处理,制成各种品类的花茶.歙县花茶的茶叶原料是条索紧细,色泽鲜亮,香气纯正,滋味甜爽的烘青。据花茶行家品评:歙县的珠兰花茶,具有独特的清幽纯正的香味,既不同于武汉珠兰花茶的浮香清淡,又有别于福建珠兰花茶浓郁烈香。在1979年全国花茶质量评比中,珠兰黄山芽茶获第一名。

  据苏州虎丘山麓古花神庙碑文记载:苏州生产花茶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苏州是全国香花四大产区之一,由于全年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加之暖房盆栽,故香气更浓郁,更纯正,用此香花窨制的花茶品位也更高。苏州是全国花茶主要产区之一,花茶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苏州茶厂生产的“虎丘牌”一级茉莉花茶还荣获“全国优质食品银质奖”,二级三级茉莉花茶获商业部和江苏省优质产品荣誉称号,茉莉花明豪被评为全国名茶,苏州茶厂的产品还有兰花茶、玳玳花茶。

  花茶的制作工艺

  窨制原理

  花茶窨制过程主要是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的过程。茉莉鲜花的吐香是生物化学变化,成熟的茉莉花在酶、温度、水份、氧气等作用下,分解出芬香物质,随着生理变化,花的开放,而不断的吐出香气来。茶胚吸香是在物理吸附作用下,随着吸香同时也吸收大量水份,由于水的渗透作用,产生了化学吸附,在湿热作用下,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茶汤从绿逐渐变黄亮,滋味有淡涩转为浓醇,形成特有的花茶的香、色、味。

  窨制程序:花茶的窨制传统工艺程序:茶胚、花拼和堆窨 通花 收堆 起花 烘焙 冷却 转窨或提花匀堆、 装箱

  茶胚处理

  窨制花茶的茶胚,是用绿毛茶经过精制按照花茶茶胚级型标准样品拼配而成。

  1、干燥:窨制花茶的茶胚一般要经过干燥处理。目的:高档茶胚在于散发水闷气、陈味;中低档茶胚在于降低粗老味、陈味等,显露出正常绿茶香味,有利于花茶的鲜纯度提高。

  烘干机温度一般不宜太高,高档茶胚在100—110℃,中低档茶胚可在110—120℃。传统工艺要求烘后茶胚水份在4—4·5%,不能用高火烘,容易产生火焦味,影响花茶品质。

  2、冷却:茶胚复火后一般堆温较高,在60—80℃,必须通过摊凉、冷却,待茶叶堆温梢高室温1—3℃时才能付窨,太高进行窨制,影响茉莉花生机和吐香,降低花茶品质,茶胚温度越低越好,这样窨制拼和后,使堆温上升慢些,相对的延长32—37℃的堆温时间,有利于鲜花吐香和茶胚吸香,提高花茶质量。

  鲜花养护

  鲜花具有晚间开放吐香的习性,鲜花一般在当天下午二时以后采摘,花蕾大、产量高、质量好。采收后,装运时不要紧压,用通气的箩筐装花为好,切忌用塑料袋装,容易挤压,不通气,易造成“火烧花”。

  1、摊凉:鲜花进场适应及时验收过磅,按级分堆,摊凉。目的是:鲜花在运送过程由于装压,呼吸作用产生热量,不易散发,使花温升高,一般都在38℃以上,高的超过40℃。不利鲜花生理活动,必须迅速摊凉,使其散热降温,恢复生机,促进开放吐香。摊凉场地必须通风干净,摊凉时花堆要薄,一般在250px以下。气温高时,可用轻型风扇吹风;雨水花,更要薄摊,吹风,蒸发花表面水,待表面水干后,才能堆积养护。

  2、鲜花养护:目的在于控制花堆中的温度,使鲜花生机旺盛,促进开放猛烈吐香。鲜花开放适宜温度在32—37℃,因此,气温低于30℃,必须把花堆高催温,鲜花呼吸作用放出CO2产生热,使花堆温度升高,当堆温达38℃以上,就要把花堆扒开,薄摊降温,增加氧气促进鲜花开放;气温高时要薄摊、翻动、通气,防止堆温过高鲜花变质,一般堆高15—500px。春、秋季节,由于气温低,一般堆高30—1000px,有时还用布盖住,保持堆温,促进鲜花开放。

  3、筛花:鲜花开放率在60%左右时,即可筛花,筛花的目的既是分花大小,剔除青蕾花蒂;通过机械振动,又能促进鲜花开放正气。鲜花筛后应按预定的各批配花量过磅分号堆放,若开放度不够应继续养护。鲜花使用:一号花用于提花、转窨和高级茶头窨;二号花用于头窨。若有一、二号花用于同批茶时,则先用一号,后用二号,不得混用,要分开窨。

  4、玉兰花打底。目的在于用鲜玉兰“调香”,提高茉莉花茶香味的浓度,“衬托”花香的鲜灵度。打底掌握适度,能提高花茶质量。

  打底方法:在窨制茉莉花茶,茶、花拼和前先用玉兰鲜花(一般用1%,茶100kg用玉兰鲜花1kg)于茶胚先拼和进行“打底”;有的在窨茉莉花时,同时拼如玉兰鲜花,但用量不易过多,多了容易引起“透兰”;有的在提花时再用少量玉兰鲜花与茉莉花拼和在一起进行提花(用量0·3—0·5%)。

  窨花拼和

  窨花拼和使整个茉莉花茶窨制过程重点工序。目的是利用鲜花和茶拌和在一起,让鲜花吐香直接被茶叶所吸收。窨花拼和要掌握好六个因素:配花量、花开放度、温度、水份、厚度、时间。

  操作方法:先把茶胚总量1/3—1/5,平摊在干净窨花场地上,厚度为10—375px,然后根据茶、花配比用量的鲜花,同样分出1/3—1/5均匀的撒铺在茶胚面上,这样一层茶,一层花相间3—5层,再用铁耙从横断面由上至下扒开拌和。茶胚和鲜花边拌边按箱窨、屯窨、块窨方法进行“窨花”。

  茶、花拼和后,投放在木箱中(木箱规格46×43×1075px即二号标准茶箱)窨花叫箱窨。适用于窨花量少或特种花茶。每箱窨茶量约5kg,厚度20—750px。箱平放排列或交叉叠放,以利空气流通。用高40—1500px竹廉围成圆圈把茶花拼和后堆放在圆圈内窨花叫囤窨,适用于中批量生产,囤直径150—5000px,每囤窨茶量200—300kg。把茶、花拼和后直接堆放在地上成块状窨花叫块窨或堆窨,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堆成长方形,宽1—1·2M,长根据场地和窨量而定,每堆600—1000kg。堆窨,省工、迅速、方便,至今花茶窨制通常是采用堆窨。

  此外,在窨品的堆面都要以本批的茶胚薄薄的散布一层,厚度约25px,达到鲜花不外露,以减少花香散失,这一操作称为“盖面”。

  在自然条件和正常温度(32—37℃)下茉莉花吐香持续时间一般可达24小时。鲜花和茶叶拼和窨只时,由于花在茶中被压,正常呼吸作用受到一定阻碍,鲜花生机缩短,吐香持续时间一般在12小时左右,从观察和测试可以看出,茉莉花开始吐香以后5小时内为吐香旺盛期,此时,呼吸作用强度大,干物质损耗也多,芳香油的挥发也猛烈,所以吐香浓烈时,花和茶一定要及时拼和和窨制,以免香气大量散失。因此,掌握好茉莉花开放度,迅速的拼和窨制,让茶胚充分吸收花香是整个窨制工艺技术的关键。

  散通花热

  通花散热的目的:一是散热降温;二是通气给氧,促进鲜花恢复生机,继续吐香;三是散发堆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通花根据在窨品堆温、水份和香花的生机状态来掌握的,从窨花到通花时间头窨5—6小时,逐窨次缩短半小时。收堆时间主要视堆温下降达到要求即可收堆,通花散热就是把在窨的茶堆扒开摊凉,从堆高30—1000px,扒开薄摊堆高250px左右,每隔15分钟,再翻拌一次,让茶堆充分散热,约1小时左右堆温达到要求时,就收堆复窨,再经5—6小时,茶堆温度又上升到40℃左右,花已成萎调状,色泽由白转微黄,嗅不到鲜香,即可起花。

  起花

  在窨时间达10—12小时,花将失去生机,茶胚吸收水份和香气到达一定状态时,必须立即进行起花,用起花机把茶和花分开,即叫起花。起花顺序是“多窨次先起,低窨次后起,同窨次先高级茶,后低级茶”。如不能及时起花,则在水热作用下,花渣变黄熟呈现闷黄味、酒精味,影响花茶质量。若当天窨制数量多,在短时间内来不及起花,必须将花堆扒开散热。

  1、根据在窨品的堆温,掌握适时起花

  头窨41℃,二窨40℃,逐窨下降,提花38℃,堆温超过时,若时间还未到,必须进行第二次通花或翻堆散热。

  根据在窨品水份,掌握适时起花:头窨17—18%,二窨13—14%,三窨11—12%,提花8·5%。

  起花操作:操作要迅速,起花后做到茶叶中无花蒂、花叶;花渣中无茶叶。停机后,筛网必须清扫干净,起花后的湿茶要薄摊散热防止水焖味。

  2、烘焙

  烘焙目的在于排除多余水份,保持适当的水份含量,适应下一工序茉莉花茶转窨、提花或装箱。再窨品烘焙,要求快速,又要大限度防止花香散失,解决这个矛盾,主要靠正确掌握烘干热风的温度,和烘后茶叶水份含量。控制茶叶水份含量调节烘焙温度。

  烘后茶叶必须充分摊凉,有的利用长时间输送,有的用摊凉机进行,但禁用强风吹,造成香气不必要散失,摊凉后的茶叶温度越低越好,高不得超过40℃。

  3、压花

  压花是利用起花后的花渣再窨一次低档茶叶,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花渣的余香,来压低低档茶的粗老味增加花香。

  (1)花要做到及时迅速,做到边起花边压花。

  (2)提花的花渣仍洁白香气纯正吐香能力尚强,可压中档茶叶,其余正常花渣供低档茶压花,但腐熟变黄、臭的花渣不能用来压花。

  (3)花渣用量:100kg茶叶一般用40—50kg花渣,压一次可抵5kg的鲜花配花量。

  (4)压花时间,掌握在4—5小时,不宜过长,太长造成宿焖味、酵味和其他异味,应及时起掉花渣,茶也必须及时烘焙。

  4、提花

  提花目的在于提高花茶的鲜灵度,操作同窨花。提花用朵大洁白香气浓烈的一号花,雨水花不能用。拌和后堆窨,由于用花量少(一般100kg茶叶用6—10kg花)窨花时间短(堆窨时间6—8小时),堆温不高不必进行通风。

  茉莉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茉莉花茶(茶叶吸收茉莉花香而制成的茶叶)编辑茉莉花茶(Jasmine Tea),又叫茉莉香片,是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的茶叶。其茶香与茉莉花香交互融合,“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茉莉花茶使用的茶叶称茶胚,传统的茉莉花茶都是以普通绿茶为茶坯,但是现在出了一些创新花茶,以素有绿茶皇后之称的龙井茶为茶坯,龙井和广西横县茉莉鲜花拼合窨制而成。茉莉龙井打破了茉莉花茶无高端茶的概念,是茉莉花茶中难得一见的花茶珍品。

  茉莉花茶因产地不同,其制作工艺与品质也不尽相同,各具特色,其中为的产地有福建福州、福建闽侯、福建福鼎,浙江金华,江苏苏州,四川雅安、安徽歙县、黄山,广西横县,重庆等地。

  鲜灵持久,泡饮鲜醇爽口,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匀嫩晶绿,经久耐泡。根据不同品种的茶胚,例如用龙井茶做茶胚,就叫茉莉龙井,如用黄山毛峰的,就叫毛峰茉莉。根据形状的不同,如珍珠状的,的有产自福建的“茉莉龙珠”,针状的有品种“茉莉银针”。

  茉莉花茶的茉莉花香气是在加工过程中就逐步具有的,所以成品茶中的茉莉干花起的仅仅是点缀、提鲜、美观的作用,有的品种中有此点缀,有的没有,虽然有无良茶商用别人用过的废花拌入茶中以次充好,但有无干花做点缀并不能作为判断花茶品质好坏的标准。判断茶叶好坏还应该以茶叶本身的滋味为标准。

  茉莉花茶是市场上销量大的一个花茶的种类,茉莉花的香气一直为广大饮花茶的人所喜爱,被誉为可窨花茶的玫瑰、蔷薇、兰蕙等众生之冠。宋代诗人江奎的《茉莉》赞曰:“他年我若修花史,列做人间第一香。”茉莉花茶的主要消费地是我国的东北、华北,以北京、天津、济南、石家庄、成都等城市销售量大。

  药理作用

  从古代开始,茉莉花就为亚洲,中东,乃至地中海沿岸的人们所喜爱。日落时分,因其四溢浓郁的天象,因而在印度得名“夜之女王”,与玫瑰一样成为人们爱的花草之一。因具有风情万种的香味,茉莉花也一直作为春药沿用至今。

  《中药大辞典》中记载:茉莉花有“理气开郁、辟秽和中”的功效,并对痢疾、腹痛、结膜炎及疮毒等具有很好的消炎解毒的作用。常饮茉莉花,有清肝明目、生津止渴、祛痰治痢、通便利水、祛风解表、疗瘘、坚齿、益气力、降血压、强心、防龋防辐射损伤、抗癌、抗衰老之功效,使人延年益寿、身心健康。

  茉莉花茶,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之美誉.是用特种工艺造型茶或经过精制后的绿茶茶坯与茉莉鲜花窨制而成的茶叶品种。在茶叶分类中,茉莉花茶仍属于绿茶。茉莉花茶在绿茶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特别是高级茉莉花在加工的过程中其内质发生一定的理化作用,如: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茶单宁在水湿条件下的分解,不溶于水的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能减弱喝绿茶时的涩感,功能有所变化,其滋味鲜浓醇厚、更易上口,这也是北方喜爱喝茉莉花茶的原因 的之一。各类茶叶其保健本质大同小异,各有特色,茉莉花茶除了具备绿茶的某些性能外,还具有很多绿茶所没有的保健作用。茉莉花茶有“去寒邪、助理郁”是春季饮茶之上品。

  根据我国中医学及现代药理学对茶叶的保健功效研究认为:茶叶苦、甘,性凉,人心、肝、脾、肺、肾、五经。茶苦能泻下、祛燥湿、降火;甘能补益缓和;凉能清热泻火解表。茶叶含有大量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化合物。

  茶叶含有儿茶素、维生素C、A、咖啡碱、黄烷醇、茶多酚等,而茉莉花茶也含有大量芳香油、香叶醇、橙花椒醇、丁香酯等20多种化合物。根据茶叶独特的吸附性能和茉莉花的吐香特性,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加工窨制而成的茉莉花茶,既保持了绿茶浓郁爽口的天然茶味,又饱含茉莉花的鲜灵芳香,因此它是我国乃至全球现代佳天然保健饮品。

  除了理气开郁外,茉莉花的另一个主要功效,就是化湿和中,中指的是处于中焦的脾胃,由于茉莉花具有性温的特点,所以是一种健胃的常用食品和饮品。身为都市中的繁忙一族,白 领女性的胃病发病率相当高。不要以为胃病仅仅是带给你腹痛、恶心、食欲不振等不适,或者是无法再好好享受美味而已,如果你忽略它,会导致穿孔,甚至会转化成胃癌,威胁你的生命安全,这时再后悔可就来不及了。所以白领女性们,不管多忙都要挤出点时间来调理自己的胃,怎么调理呢?多食用或者饮用一些茉莉花制品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调理方式。茉莉花茶还有松弛神经的功效,因而想消除紧张情绪的人不妨来一杯茉莉花茶,在获得幸福感的同时,也有助于保持稳定的情绪。

  1.行气开郁,茉莉花所含的挥发油性物质,具有行气止痛,解郁散结的作用,可缓解胸腹胀痛,下痢里急后重等病状,为止痛之食疗佳品。

  2.抗菌消炎,茉莉花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内服外用,可治疗目赤,疮疡,皮肤溃烂等炎性病症。

  3.疏肝明目,茉莉花茶润肤养颜,面色暗哑无华,有排毒养颜的功效。茉莉花茶有提神、清火、消食、利尿等保健作用。

  食疗作用

  食用方法有茉莉花炒鸡蛋、茉莉冬瓜汤、茉香蜜豆花枝片、枸杞茉莉鸡、茉莉花粥、茉莉豆腐、茉莉银耳汤等。

  1、茉莉花鸡片

  生鸡脯肉120克,茉莉花24朵,鸡蛋2枚。鸡蛋去黄留清;鸡脯肉剔去筋,洗净,切成薄片,放入凉水内泡一下,捞起用干布压净,放盐及湿淀粉、鸡蛋清,调匀,拌鸡片;茉莉花择去蒂,洗净;火烧开,锅离火,把鸡片逐片下锅,再上火略氽,捞出;烧开鸡清汤,用盐、味精、胡椒粉、料酒调好昧,盛热汤把鸡片烫一下,捞人汤碗内,放入茉莉花,注人鸡清汤即成。此汤菜具有补虚强体的功效,适用于五脏虚损而具有虚火之人食之,尤适于贫血,疲倦乏力者。健康人食之能防病强身。

  2、茉莉玫瑰粥

  茉莉花10克,玫瑰花5朵,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茉莉花、玫瑰花、粳米分别去杂洗净,粳米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锅内,煮沸后加入茉莉花、玫瑰花、冰糖,改为文火煮成粥。此粥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疼痛,慢性肝炎后遗胁间痹痛,妇女痛经等病症。

  3、茉莉花糖饮

  茉莉花5克,白砂糖适量。将茉莉花、白砂糖加水1500毫升煎好,去渣饮用。此饮甘甜芬芳,具有疏肝理气,止痢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胸胁疼痛,下痢腹痛,疮疡肿毒病症。

  4、茉莉银耳

  银耳25克,茉莉花24朵。将银耳放碗内用温水泡发,择洗干净,泡人凉水中;茉莉花蕾去蒂。洗净;锅中加清水、精盐、味精烧开,撤去浮沫,倒人汤碗中,撒上茉莉花即成。此汤气味芳醇,具有疏肝解郁,滋阴降火的功效。适用于肝郁气滞,化火伤肺所引起的咳嗽,咯血,胸胁痛等病症。

  5、茉莉金桔饮

  茉莉花5克,金桔饼10克,粳米100克。将茉莉花研为细末,金桔饼切成丁状;粳米淘洗干净,加水煮成稀粥,再人金桔饼煮二三沸;于粥中调入茉莉花末即可食用。此饮清香可口,具有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止痢的功效,适用于梅核气,腹胀腹痛,痢疾等病症。

  茉莉花茶的副作用

  茉莉花茶是我国十大花茶之一,是摘自春天里的盛开的茉莉花和茶叶一起搭配生长地花茶,具有春天花朵的香气又有茶叶的清新之气,是口感香甜的很受大家欢迎的花茶。常喝茉莉花茶对于女性来说不仅可以美容养颜、净白皮肤还能够抵抗衰老留住青春的尾巴。还能疏通人体肠胃可以排宿便、顺气清脑、降低血压和血脂,还具有抵抗细菌和病毒治疗癌症的巨大的作用和功效。虽然茉莉花功效众多,但是它也不是人人都可以饮用,也不能过量饮用的花茶。

  茉莉花茶属于比较凉性的花茶饮料,有些本身体质就不好的人就不能够经常饮用。首先肠胃堵塞的人不应经常喝茉莉花茶,因为茉莉花中还有一些物质能够破坏胃粘膜的顺畅。神经不好或者压力大经常失眠的人不要经常饮用茉莉花茶,尤其是在晚上入睡前不要饮用茉莉花茶,因为茉莉花茶中含有咖啡因能够使人比较精神,使得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更加不能够入睡了。还有体虚贫血的人不要经常喝茉莉花茶,因为花茶中有一些元素含量高的话能够减少人体对铁的吸收。一种重疾病患者不适宜喝茉莉花茶,因为它造成身体发虚发凉不利于病症的治疗。一些老人和孩童还是不要经常喝茉莉花茶,一些白领可以平时多多饮用茉莉花茶。

  茉莉花茶不仅要区分人群进行饮用还不能过量饮用,凡事要有一个度,即使再好吃再有营养的食物也要有所节制,过量食用都会危害我们的身体。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