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夏季钓鱼 夏季在水草区野钓需掌握四个技巧……

123456789

  在许多不懂垂钓的人看来,钓鱼是一件十分简单的时候,其实不然,垂钓是一件十分高雅有讲究的事情,有许多的钓鱼技巧需要学习,夏季钓鱼更是这样,那么大家知道夏季在水草区野钓需掌握哪些技巧吗?今天就从钓组的配置等四个方面给大家介绍相关的夏季钓鱼技巧。

  夏季钓鱼

  一、水草与鱼类的关系

  水草区域是许多小鱼躲藏以及觅食的地方,许多小体积的鱼,被水中比较凶猛的鱼攻击的时候,就会选择密集的水草丛中避难,另外,当鱼类遭受人类惊吓时也能往草区里躲藏;它也是杂食性鱼类觅食的粮仓,由于水草边常会聚集有大量的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及小鱼小虾,常吸引各种鱼类在附近潜伏觅食;像草鱼、鲫鱼等,也喜食水草的嫩芽、草籽。

  因为水草的密集程度是根据水温来调节的,在同样的条件下,因为夏季水草中的温度要低于温差小,给鱼类提供了舒适的生存环境,鱼类喜欢到此聚集纳凉;它也是水体的增氧机,水草在太阳的光照下会发生光合作用,白天向水体释放一定量的氧气(夜晚则相反),特别是当夏季气压较低、天气闷热的条件下,水草区的含氧量要高于明水区(密不透风除外),有利于鱼类呼吸,增加鱼类的食欲和活动量。

  因为水草是鱼儿们的遮阳伞,大部分鱼类都有羞光性,特别是如:鲤鱼、鲶鱼、黄颡鱼等,当夏季光线强烈的时候,它们便会躲入光线暗淡处避光觅食,在强光下它们是很少觅食的,这也是为什么夏季一般中午或白天很难钓到它们的原因之一。它也是鱼类的“产房”,鱼类交配、产卵要到水草间嬉戏追逐寻偶,水草区同时也是鱼类“生儿育女”的天然“产床”,它们会将卵甩在水草上(里),避免被水流走或被其他鱼类吞食。

  二、水草区及窝点的选择

  在自然水域里生长着各式各样的水草,有的零零星星有的密不透风,有的漂浮有的直立。虽然我们选择钓位钓点时喜欢靠草,但也不能见草就轻率地打窝子,要结合当天具体的天气、温度、光照等情况灵活有地抉择钓点。那么,夏季该如何在水草区垂钓,这就要求我们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了。

  1)初夏时节

  江淮地区温度一般在15-25℃左右,温度不是很高,水温比较适宜,大多数鱼类活动量大食欲强,多在水草区内或边缘活动。在以鲫鱼或鲤鱼为对象鱼的情况下,早晚或阴雨天应该找水体较浅的水草区边缘下竿,因为早晚或阴雨天气温凉爽宜人,此时,鱼类多活动在水草的外围觅食;如果在晴天的中午气温一般都能达到25℃以上,此时,较高的温度和较强的光照,都会逼迫鱼类往深水区的水草下避暑觅食,这时我们要选较深的且稀疏的草区打窝,但不要将窝子打在密不透风的稠密草里,因为密草中水体的含氧量低,鱼类很少进入,垂钓效果自然较差。认为,夏季钓鱼鱼类的趋氧性是比其他季节更应该引起重视的因素。

  2)盛夏时节

  高温酷暑,温度一般都在20-30℃左右。早晨5点-9点空气湿润温度较低,鱼类大部分活动在近岸2米以内的浅水区,是手竿钓水草区的好机会。这时将窝子打在水草区的边缘,上鱼的效果较好。到上午10点左右后,高温强光使浅水区水温快速上升,逼迫鱼类向2米以上深水区转移,特别是下午1点-3点左右,气温甚至能达到35℃以上,骄阳似火水面热浪袭人,这种情况下鱼类食欲下降以避暑为主,如果要垂钓,要找3米以上的深水水草区,要用8米以上的长竿,将窝点打在水草丛的背阴面,效果会比阳面效果要好一些。因为此时的水草既能遮挡强光,也能阻隔部分高温,而且深水区水底凉爽鱼类活动空间大便于活动和觅食,鱼类多喜欢到此聚集,此时将窝子打在稀疏的水草下,上鱼效果明显要好于浅水区的水草区。

  3)夏末秋初时节

  虽然已是“立秋”但由于还处于“末伏”,气温水温仍然很高,钓水草还是应延续盛夏钓草区的策略,只有到“处暑”后,才能采用初夏钓水草的方法选择钓点。

  根据鱼的个体大小、含氧量确定钓点。手竿在草区内垂钓,由于受水草阻隔无法遛鱼只适宜钓取个体较小的鱼类,当你想钓获500克以上个体的时候,为了避免跑鱼或损坏钓组,就只能在水草边缘下钩,鱼的个体越大,钓点离水草边缘的距离就要越远,以便于遛鱼。所以,当你已知水中鱼类个体较大的情况下,就不能在草区内下竿。当你垂钓的个体较小竿稍较硬,可以直接“飞”鱼出水的情况下,才可以在草区内下竿。

  大家知道,水草在白天太阳的照射下会产生光合作用而向水中释放氧气,但在夜间则会吸收水中的氧气降低水草区内的含氧量,这种现象在酷暑高温天气下尤为突出。因此,爱好夜钓的钓友应该不忘这一点,当你享受夜钓清凉的时候,建议不要将窝子打在水草区内部,这时候水草区内的含氧量较外围低,鱼类会因趋氧性而游到明水区活动觅食。这也印证了“夜钓莫挨草,挨草钓不到”的鱼谚。只有到了白天水草接受阳光后,鱼类才会往水草区靠近。

  其实,通过以上所述钓友可以看出,我们在明确了水草区的选择缘由以后,也就等于确定了打窝的位置。但我们又常常发现,有很多水草区的条件无法正常垂钓,要垂钓就要对水草区进行自上而下的整理,以避免跑鱼或损坏钓组。整理钓点时应尽量不要动自然草洞,因为鱼类对大面积的新环境有一个熟悉的过程,所以,一般刚整理过的钓点上鱼较慢,好前一天整理第二天在去垂钓。

  整理的钓点之间距离要根据鱼的密度决定,密度大的距离近一些反之应远一点,水质清的草洞面积留小一点,水质较浑的面积可以大一些,因为如果水质很清面积又大,胆小的鱼不敢进窝觅食。特别提醒:当我们初次到一个陌生的水域整理钓点的时候,为安全起见建议不要下水清理,以免发生意外。

  三、水草区作钓钓组的配置

  在垂钓有水草的环境时,为了垂直下钩提鱼方便,好配置长竿、短线、散漂、单钩的传统钓组。为满足远近皆宜的需要,竿长一般在8米左右为好,散漂一般在3-7粒都行,依据个人的观漂习惯而定,由于野钓常用蚯蚓、红虫等活饵,为防止饵料蠕动滑落,所以钩子都要用带倒刺钩。至于线径、钩的规格大小要依鱼的个体大小而定。除了配备以上钓组外,由于用带倒刺钩,所以提醒钓友好还要配备一个摘钩器,以方便卸鱼。

  夏季因为天气的原因,气温非常的高,并不是钓鱼的黄金时间,但是炎热的天气阻挡不了钓鱼人的垂钓热情,仍有许多人选择夏季钓鱼,那么大家知道夏季钓鱼有哪些钓鱼技巧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夏季钓鱼常见的10个问题与技巧,告诉大家夏季钓鱼注意事项是什么。

  夏季钓鱼

  夏季钓鱼总会遇见许多的问题与困难,但是总归有解决的办法,现在的夏季时候也到了,随着而来的钓鱼也多了起来。夏季的季节是属于热气候。白天天气会很热,紫外线也会很多,而晚上会好多了,太阳公公收起了笑容,换之而来的是月亮,凉风徐徐而来。大伙都坐在一起谈天喝茶,欣赏着这美好的夜景。而更好的就是几个好友一起去钓鱼。

  夏季的白天并不是好的垂钓时间,但是夏季是鱼儿的的生长期,这个时间段的鱼儿的胃口非常的好,只要掌握他们的生活规律,是可以钓很多的鱼的,夏季早晚是钓鱼的佳时机,一般可在早晨的4点到上午的9点,下午的5点到8点还是可以钓得不错的。而在夏季钓鱼的时候会出现好多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的说说这些问题还有解决的办法。

  一、夏季是早晨钓鱼还是中午钓鱼

  许多有夏钓经验的老钓友都是只钓早晚不钓中午,因为夏季是鱼儿觅食的黄金时间段,夏季是鱼类食欲的旺盛、生长速度快的季节,又是难以钓获的季节,也正是鱼儿吃食的佳水温。夏季的早晨一般气温都在15-25度之间,一般水温在20-30度之间。天未亮之前的凌晨三时左右,鱼多浮在水面吸氧,天蒙蒙亮,水生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而释放氧气,气压升高。此时,鱼儿食欲旺盛,四处觅食。由于早晨凉爽,人们垂钓也避开了酷暑的干扰,鱼吃钩,人感觉舒适,这时钓鱼效果好。

  夏日的辐射温度很高,中午气温高的时候就可以达到40-60度,人都会受不了的,更别说是鱼了。这时河塘表水和岸边浅水的水面都会发烫,钓者在这样的高温下吃不消,鱼也吃不消,多数鱼避入深水凉爽处或水草下、树荫下,鱼不爱进食所以上钩的鱼也寥寥无几。中午当然可以钓,只是鱼的生活规律决定此时食欲性差,上钩率低。

  二、夏季用什么钓饵好

  鱼彦说:“春虫夏面秋蚯蚓,冬钓唯有用红虫”这里面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季节,二是鱼的食性,钓彦所说的是一般规律,具体垂钓还要根据季节、鱼种、天气、水质、水域等具体灵活运用。野外垂钓其他鱼种时要具体考虑,钓鲶鱼就要用荤饵,钓草鱼就要用素饵。鲫鲤鱼属杂食性鱼,荤素都吃,但春季以荤为主,到了夏季由于气温高,像人一样不爱吃荤,所以夏季素饵也倍受鱼的青睐,这个季节荤素对鲫鲤鱼来说,都可以使用。当然在养鱼池有鱼塘主经常喂一些颗粒饵料,所以在池塘垂钓还是素饵为好。

  三、夏季钓鱼是钓水草或钓亮水好

  一般到了立夏和芒种的期间,江河鱼塘的水草就会陆续长满了整个水面,将水面遮盖得严严实实。由于水草要向水中吸取氧气,水草生长时需要氧气,夜间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夜间鱼一般是不到水草中栖息的,直到第二天的清晨,鱼多数都到亮水中游戈寻找饵料和活动。所以夏天的早晨钓鱼多数都是钓亮水或水草边缘,而水草中是钓不到鱼的。

  早晨太阳出来后一小时左右,这时气温就会不断的升高,鱼便开始逐步向水草下游动觅食,这时便可以钓草缝和草眼了。当然阴雨天和多云天气在水草边做窝还是优于亮水的,春、夏、秋总的来说钓草优于钓亮水。

  四、夏季清晨有雾是否好钓鱼

  在夏季清晨雾后一般的钓者都是不愿意去出钓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夏季一般都是辐射雾,除梅雨季节晨雾会有雨外。鱼儿在无风又天气骤热的情况下,哪里还会出来找食,这时它们忙着避入草下或深水下。鱼不出来人还拿什么去钓。所以选择好时间是很关键的。好是要等到雾后形成小雨或中雨。气温不高才好钓鱼呀。

  五、夏钓流水或静水好

  在静水中垂钓,是多数钓者不愿去的。因为夏季烈日高照,形成的水面蒸发量也会很大。而鱼儿呢?随着水分蒸发而温度上升,含氧量也在随着的减少。还有的就是水中浮游生物繁殖快,也很容易就造成缺氧,没有氧气,鱼儿还怎么呼吸,会让它们产生不适应。它们大多都是进入深水寻找新水。而流水是怎么形成的呢?多数是雨水降到陆地再流到江河湖泊,浮游生物较少,含氧量高清澈无杂质。给了鱼儿一定的需氧量,水中又很清凉,从而使它们更自在。在活水中不利于钓者很好的掌握稳定浮漂。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的钓者当然是选择到静水中去垂钓。

  六、夏季钓鱼遇到雷暴雨怎么办

  雷暴雨一般会经常出现在南风多,天气闷热的时候。它们的到来,有时连气象台也预测不准。我们也只能随机应变喽。在雷暴雨到来之前的前奏,会出现乌云密布,雷闪雷鸣,狂风骤起。这时你可就要注意下了哦,要立即找地方躲雨,这可不是一般的小雨,不能小看了它。而重要的就是不可躲在树下、瓜棚、牛棚下、屋檐下、田野稻草、麦草堆里,而好的地方就是躲藏在民房或建筑物里。为了你的安全着想,垂钓者不能再坚持垂钓了。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碳素钢竿本身就导电,要把它收好了放进箱里。在雷雨过后,水中湿度明显降低,溶氧也跟着多起来,这时的鱼儿食欲正旺盛,是外出垂钓的好时机。

  七、夏季钓鱼在上风或下风好

  众多钓者的经验证明,手竿底钓在下风头(即迎风钓)好。下风头波浪大含氧多、食物多,上下水温平衡,利于鱼的觅食生长。但下风头抛竿困难,不易抛准、抛远,另有浮漂因有波浪不易看清。需要说的是,不是所有的钓法都是下风头好。浮钓、悬钓和抛竿钓还是上风头好,一是因为在下风头钓饵阻力大抛不远;二是抛出后风不断把浮漂向身边吹,后到脚跟前不可垂钓。在上风就不同,顺风轻轻一抛就很远,即使抛不远,风也将浮漂和钩饵越吹越远。手竿浮钓、悬钓,线都较长,抛竿浮钓更可放出几十米,故这两种钓法在上风头好。

  四、作钓技法的实际应用

  1)“戳茬”走钓

  所谓的“戳茬”钓,就是指在水草缝隙、芦苇丛边浮钓鲫鱼的一种“人找鱼”的传统钓法。夏季钓戳茬有几个前提条件:一是早晚水面凉爽水下缺氧的时候;二是阴天光线弱或有蒙蒙细雨;三是水面无风天气略显闷热的时候。这种情况下,鲫鱼喜欢上浮到浅水层或吸氧或觅食,此时如将饵料递到它们嘴边,基本会有收获。

  戳茬钓时候,调漂时是空钩离底水面保留2-3粒,装饵后钓1-2粒。钓线要柔软,钓饵用细、红、活的蚯蚓,将活的红蚯蚓穿钩后,钩前面要留一小段,保持在水里处于摇摆蠕动状态,以引诱鲫鱼追食。浮钓的深度要看鱼的情况,一般钓10-20公分为好。

  2)定点浮钓

  定点浮钓是类似于戳茬钓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主要针对鱼处在浮头情况且鲫鱼的密度较大的时候。它是以扇形窝点定点垂钓,减少来回走动的噪音,也减少疲劳。在采用此法施钓时,以竿长为半径,在面前用竿稍拨3-5个窝子,用细、红、活的蚯蚓蘸一下水后,再蘸蚕豆粉定点垂钓(干蚕豆剥皮在细砂纸上磨出来),由于蚕豆粉很细比重很轻,短时间不会沉底,在草窝里四周有水草遮拦也不会被风吹走,随着时间延长,部分蚕豆粉吸收水分慢慢下沉(颗粒的先沉),这种效果近似于台钓的打立体雾化窝,附近的鲫鱼看到缓慢下沉的饵料或闻到豆腥味会较快进入窝子,当看到细、红、活的蚯蚓的时候,鲫鱼很快便会吃钩。但不宜在一个窝子长时间作钓,钓1-2分钟就换窝为好,以便轮流及时垂钓其他窝子。

  另外,这种方法要求蘸的蚕豆粉量要大,以起到勤补窝的作用以防断口。如果听不到鲫鱼的咂嘴声了,说明鱼的泳层开始下降,可将漂上推逐步找鱼层直至到底。

  3)底钓

  这里讲的底钓就是我们常规性的在水草中钓鲫鱼的方法。钓水草与钓明水有很大的区别,同样在水草区垂钓,条件相同但钓友之间的收获量常有很大的差别,说明钓水草区是有很强的技术性的。就常规性的草中底钓鲫鱼,介绍一点体会。

  A.提竿方式要适应条件

  在明水中垂钓,我们长期养成“一顿二提三出水”的抬竿习惯,一顿,就是用腕力向上做小幅度有力的刺鱼,防止大幅度提竿拉豁鱼嘴;二提,就是将钓线绷紧防止脱钩;三出水,后一步才决定将鱼是“遛”出水还是“飞”出水。但由于在水草中垂钓的特殊环境限制,我们抬竿时只能“一气呵成”直接把鱼“飞”出水,防止鱼在水中挣扎钻入草中损失钓组或跑鱼,这一点是与钓明水在抬竿方式上的明显区别。

  B.钓组配备宁小勿大

  由于水草有净化水质的作用,所以,凡是有大面积水草的水域(静水),水的深度一般都较浅,水质都比较清澈。另外,野外水体鱼的密度一般也不会很高,这样,水的透明度会较高,我们在选择钓线的线径时候,好用质量较高线径较细的钓线,以增强拉力和隐蔽性。再有,水草中食源较广,在同密度的情况下鱼的饥饿程度相对较小,鱼类都有“吃小不吃大”的索食习惯,为了降低鱼就饵难度,配备小钩就是好的选择。为了增加钓组整体的灵敏度,一般用白鸡毛梗剪三粒,一厘米一粒,空钩半水调一粒,装蚯蚓(好是吐过泥的“大平二号”蚯蚓)后钓一到两粒,要根据当天的鱼情决定。

  C.合理用饵

  野生鱼类,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大部分是喜爱吃鲜活天然的食物,我们如果投其所好,使用细、红、活的蚯蚓或红虫做饵,更会刺激鱼类的食欲而增加钓获量。常有这样的例子:用粗、死的蚯蚓垂钓,窝中很长时间漂不动,当你换上细、红、活的蚯蚓下竿,不一会漂就会有反应,这就印证了鱼类有“吃活不吃死”的觅食习性。

  用传统钓法在野外钓水草区,具有其他钓法都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夏季水草茂密还没衰败,更有发挥的机遇,要想“行走江湖”立于不败之地丰富垂钓技能,掌握垂钓水草区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一课。

  夏季垂钓一些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注意保护眼

  在强光下钓鱼时,好戴顶帽舌比较长的遮阳帽,再配上一副墨镜。要注意视力保健,间歇性远眺青山以消除疲劳,睛天垂钓戴有色眼镜能降低光线的负面影响。

  二、避免日射病

  穿衣戴帽是防止阳光直接照射有效的方法。另外用一些防晒之类的护肤品也可保护皮肤。在烈日垂钓时,应使用遮阳伞、伞阳帽或寻找有树、棚作遮挡的地方,在烈日下垂钓,身体的任何部位好都不要暴露在太阳的直接照射下,一定要穿长袖长裤,正午烈日高照时,尽量避免出钓。

  三、注意防止雷电袭击

  遇到雷雨,钓手应立即将鱼竿特别是碳素竿放倒,身体尽量取低姿势,千万不要冒雷雨继续持竿垂钓,以免发生危险。

  四、注意钓姿

  若一味采取坐姿,由于垂钓时间一长,加之炎热流汗,便会使下肢静脉血回流受阻,易导致静脉瘀血曲张形成痔疮。夏天宜采取立与坐姿兼行更替的办法。

  结语:上面给大家介绍了夏季在水草区域野钓的四个技巧,看了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于夏季钓鱼是不是更加了解了呢,想要更好的在夏季钓鱼需要掌握这些技巧与方法哦,希望今天的介绍对大家有帮助,后小编祝大家钓鱼有很好的收获。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