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春季钓鱼 春天水温对钓鱼收获有什么影响……
123456789
总所周知,钓鱼有许多的钓鱼方法,我们掌握一定的钓鱼技巧,进行多加练习就可以有很好的钓鱼收获。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春季钓鱼,小编将从钓鱼位点等四个方面给大家介绍钓鱼方法。
春季钓鱼
春天到了,天气刚开始有点回温,水温也渐渐开始回升,但水域只是表层水体温度有点升高,因此春钓滩的规律才得以形成。春季刮西南风的时候水温往往较高,但是西南风的条件下却不利于垂钓。而刮东南风或东北风却比较好钓,其它风向垂钓效果欠佳,且适合垂钓的时间段很短。
春季钓鱼我们一定要根据鱼儿的习性选择适当的钓鱼时间,一般鱼儿在上午九至十点鱼儿开始上浮,此时如果鱼群的密度不高的话,不宜使用抛竿法施钓。这才使钓滩钓浅上鱼效果好,早晚时段则适合溜边。到了晚春时节,水体的温度已经上升得比较高了,可采用抛竿炸弹钩垂钓水域的较深处。但晚春时节依然遵循钓滩钓浅的做法,随着时间的往后推移,逐步过渡到钓远。
如果我们钓鱼的时候遇到天气突然之间变冷,或者突然变暖和的天气,也不要太过于惊慌,水温也不会立即反映出巨大的变化,因为水的吸热与放热的速度均较慢,这一点水情是必须认识到的,它有利于钓者掌握水层温度的变化。也正是这一点,也引出了春季气温回升却不上鱼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把握好水层温度的变化。
一、气温的日较差影响水温的差值
大家或许会问,冬季都能上鲫鱼,怎么气温回升了,却总有钓效不佳的时候呢?原因之一就是没有把握水层温度的变化。鱼儿的活跃度确实受水温范围的限制,但还受水温变化的限制。一个好天气,不是说人的身体感到舒适就一定是好天气,也不是此时的水温非要达到多少度才适合垂钓,这样说的话,岂不是冬季不能上鱼了?而是各时段的水温差不太大,才是利于鱼儿活动与觅食的。
钓者应十分重视一天中各时段的温差值,也就是说,气温的日较差越大越不利于施钓,如果气温的日较差只在五至八摄氏度的范围,这样的差值就不大,十分利于垂钓。但是春季天气多变,不可能保证每天的温差都在这个良好的范围。
二、什么天气条件下,气温日较差不大
那么什么天气条件下,气温的日较差不大呢?一般的规律是春天刮东南风,一天的气温差值就不大,比较适合垂钓,但是风力不能太大;如果刮的是西南风或西北风,一般是钓效不佳的除了鱼群的密度很高之外。有鱼谚为证——春钓东南和春钓雨雾,为什么?因为这样的天气气温的日较差不大,水温也比较恒定,所以才好施钓!
那么,春日水温相对稳定的时段是什么时段呢?一般是上午九时之后,所以春季出钓时间不必太早,尤其是早春,可以迟一点出发。有雾的天气,太阳出来将雾气驱散,只要选到合适的水域与合适的钓位,钓合适的水深,钓效一般都会好。
若是阴天或多云天,或者绵绵的细雨天,也是利于垂钓的。原因也是水温差值不大,比较恒定,鱼儿活跃,上鱼的可能性大。
钓鱼原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但是总是会被小鱼闹窝而扰乱了心情,小鱼闹窝怎么办呢?怎样避免小鱼闹窝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避免小鱼闹窝的钓鱼技巧,告诉大家钓鱼有哪些好处。
小鱼闹窝怎么办
相信各位钓友在钓鱼的时候,应该都有遇到过小鱼闹窝吧,大家都知道小杂鱼闹窝是十分的烦人,特别是台钓。现在是春季,小杂鱼还不是很多,但是到了夏季小杂鱼就疯狂而来了。如何才能避免和降低避免小杂鱼闹钩的程度,钓友们各施所长,采取了很多种方法来对付小杂鱼闹钩。下面小编来讲讲一些避免小杂鱼闹窝的问题。
从钓具上面着手
1.加粗主线,降低干扰
小编在钓鱼的时候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如果在垂钓的时候,采用粗主线搭配细子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小杂鱼索食的信号,而且子线不能长,以便减少饵料在水中下落的时间。由于野河的水底很复杂,这样的线组搭配还避免了双钩挂底时损坏主线的风险。有二箭双雕的效果。
2.巧用跑铅,直击底部
我们在钓鱼的时候如果,遇到小杂鱼闹窝的情况的话,先观察一下,如果小杂鱼上浮,致使浮漂无法到达钓位的时候,可以采用跑铅的方法。即加大铅坠,并且把铅皮座两端的太空豆拉开,使之成为活坠,让铅坠的下降速度远远大于小杂鱼截口的速度,直击底部鲫鱼。
3.调灵钓钝,巧抓鱼口
野钓鲫鱼的时候,如果有小杂鱼捣乱。就会采用钓钝的方法,让双饵全部躺底。
4.母子双坠,减少假象
在长子线的上面加一个小坠(从铅皮座上面剪下一点铅皮,裹在长子线上),这样不但能加快饵料到底的速度,而且会避免猾口鲫在索食的时候在浮漂上制造出来的假象。
从饵料上面着手
1.钓饵加黏、加硬、少雾化
黏、硬的饵小鱼难吞食,雾化少则诱来的小鱼亦少。
2.忌用腥香的饵料
一般小杂鱼均爱吃腥味和浓香的饵,选用大比重清淡之饵可比小钓大。
三、天气影响钓位,钓位影响钓效
实例一则,春日某天天气晴朗,气温10至21摄氏度,刮三到四级的南风,钓一米五至两米的水深。此前的三四天河水有所上涨,涨水前钓友们鱼获不错,但是这一天所有的钓友都上鱼极差。有的钓友说是气温太高,鱼儿上浮到了中上层水体,但我却不赞同这种说法,因为气温并不高,这样说的话夏季岂不是钓不到鱼了。后来才分析出真正的原因,一是当天气温日较差较大,鱼儿对变化的水温比较难以适应,鱼口不佳;其次是钓位的选择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选择钓位时,注意那些方面
第一要注意观察风向,春日选下风口的侧位比较理想,下风口不仅溶氧量高,而且随风吹来的天然饵料较多,吸引鱼儿前来觅食。阴雨天和多云天守钓上风口与下风口比较好,也是因为水体含氧较高,水中浮游的小生物较多。由此可见,天气对鱼的活动产生了影响,也就对钓位的选择产生了影响。
春季昼夜温差还是较大的,我们一般要在上午守钓于水草较多、水质较浑的下风口处,并适当钓深;下午可在水草多的浅滩施钓,由此可见气温水温在变,钓位也要变。
第二要注意勘察一下地形,垂钓于池塘或水库时,若看到岸边有向水中央突出的地带,也并不十分陡峭,此处往往是鱼儿游动的必经之路,可在此处下钩。
第三,一些老钓位也是可以考虑的,鱼儿在此觅食时间长了,就会时不时地游来巡视一番,发现饵料就极有可能食欲大开。
长期垂钓如何避免网球肘
“网球肘”的成因及易发人群
1.西医说
“网球肘”多因前臂伸肌群因长期反复强烈的收缩、牵拉,使肌腱附着处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慢性累积性损伤,可以导致撕裂、出血、机化、粘连,由而致病。
2.中医说
“网球肘”属中医学中“伤筋”、“肘痛”等范畴。多由肘部外伤或劳损、或外感风寒湿邪导致局部气血凝滞,络脉瘀阻而致。
3.易发人群
本病多发生于长期从事旋转前臂、伸屈肘关节及腕关节单一动作的劳动者,如网球运动员、木工、钳工、水电工、砖瓦工等。对于我们钓鱼爱好者来说,主要是进行高强度比赛的竞技钓运动赛手,或者是广大中老年竞技钓友,特别在冬季高发。
如何避免恼人的网球肘
1.注意上肢力量的锻炼
因为垂钓活动是需要强大握力的重复性手腕活动,亦会对肘关节及肌腱造成很大压力,肌力不足会增加筋腱的磨损,所以我们必须加强上肢力量的锻炼。特别是中老年竞技钓爱好者,平时要更加注意上肢力量的锻炼。
2.注意选择提竿动作
在天气温暖、鱼竿轻巧、重复次数少的垂钓活动时,可以采用肘关节向上旋转,带动前臂、手腕上扬这种休闲竞技起鱼动作。而在天气寒冷、鱼竿重而长或重复次数多的时候,应该采用前推整个手臂上扬这种台钓基本起鱼动作。
3.注意鱼竿的选择
随着制竿材料及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应该果断使用新型材料轻型钓竿,尽量避免笨重鱼竿对身体的伤害。
4.进行准备活动
减小因为低温造成的肌肉“黏质性”。冬季天冷时,垂钓之前应该充分活动手臂各关节,要逐渐加力并纠正不良垂钓姿势;同时还应该戴收缩力较强的护腕和护肘,把腕、肘部保护起来。
结语:上文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春季钓鱼的相关技巧,看了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于春季钓鱼是不是更加了解了呢?长时间钓鱼很容易引起网球肘,我们在垂钓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网球肘哦。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