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春季钓鱼技巧 春季钓鱼五个打窝原则……

123456789

  对于钓鱼爱好者来说,能钓上越多的鱼,说明钓鱼技巧越高超,可是想要提高钓鱼收获一定要了解一定的钓鱼技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春季钓鱼技巧,从选择钓点、打窝技巧给大家介绍春季钓鱼。

  春季钓鱼技巧

  我们在钓鱼时一定要先了解清楚自己的目标鱼,一般的鱼类都是比较安静的,下竿前都需要先施用诱饵喂窝子,诱鱼进窝点,然后再垂钓。那些不打窝子钓“白水”者,大多少有较好的收获。实践证明,施钓前撒窝如果能掌握好以下五项基本原则,必将事半功倍。

  原则一、因鱼而异

  我们在钓鱼打窝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一个原则:因鱼而异,就是并根据不同的鱼类的口味,确定不同的打窝方式与技巧。用饵选料必须投其所好,对症下药。比如钓鲫鱼施用小米、大米、酒糟及豆腐渣之类的散碎粒饵即可,而钓取千克以上的大鲤、鲩、青、鲤等鱼,只有玉米粒或红枣大小的薯块或饼块才能奏效。

  钓草鱼如果使用草窝子,那就效果特佳。比如在没有水草的池塘,草鱼很多时,可以设置人工草窝钓草鱼。具体做法是:先拔三四捆青草,用绳在中间捆扎,另找一块石头或砖块,用绳将其与草捆在一起,如果打水底窝子,可以把水草捆沉入水底;如果打半浮草窝子,可将拴石块的绳子放长一些,用这种方法打窝子钓草鱼,效果非常好。不过在垂钓时要注意不要让钩子挂在草捆上,在鱼咬钩后,应当立即将鱼领出草捆区,以免挂钩,造成线断竿折。

  原则二、虚实兼备

  撒窝诱饵做到虚实兼备,方能“诱敌深入”,故所用诱饵材质,既要有粉末状,又要有颗粒块状的。粉末状为虚,颗粒块状的为实,虚料惑其嗅觉,实饵迷其视觉和触觉。两者兼而有之,可达到诱留鱼群于钓窝的目的。

  因为粉末主味,其味在水中能扩散较大的空间,持续较长时间。而实料主食可口,使闻味而来的鱼儿有颗粒块饵可食。只要虚味迟迟不消,实饵食而不饱,这样就能使鱼儿在窝中依依不舍地游来游去,从而达到使鱼流连忘返,接连不断多钓鱼的目的。

  原则三、因水制宜

  投饵量应视水面大小和水域深浅来定。水面宽或水深宜多投些;反之则应少投些。如果水深1米以内的浅水处,混合饵料捏成鸡蛋大的粉团就够的话,那么水深在2米以上时就需捏成鸡蛋大的粉团,或者更大的团子,甚至于可撒上能反复收放的大块饵料窝子。

  例如,选大块豆饼,用电钻打眼后,用绳子穿起来,抛投到预定的钓点上。大块豆饼在水中浸泡三四个小时,不会散开,鱼儿闻香味后,会情不自禁地来啃食,当其吃得津津有味之时,趁机下钩,必定大有收获。这种打窝法适合钓手竿。有的钓手为了使豆饼对鱼儿更具有吸引力,还在豆饼上喷洒一些酒及其它香料。这种豆饼块,用后还可以提上来,晾干以后再用,效果相当不错。

  春天到了,温度持续的上升,有许多钓友已经准备去垂钓了,但是春天的天气总是多变的,春季钓鱼有什么技巧可以应对这多变的天气吗?今天小编就从钓位选择等六个方面给大家介绍春季钓鱼技巧,告诉大家相应的解决对策。

  对策一:挑选合适的天气出钓

  早春的天气十分的不稳定,虽然比冬天的温度稍微高一点,但是整体温度相对还是较低的,是不适合出钓的。本来水温就不高,如果气温陡升与陡降,都会使鱼儿难以适应水体环境。所以只要连续几日温差不大,不管是晴天还是阴雨天,风力不大的日子都适合出钓。冷空气南下时不要出钓,可等冷空气过去一两天之后再出钓。

  早春过去后,温度持续上升,但是天气状况还是不太稳定,天气多变,降水时有发生,气压时常变化,这样的日子出钓就不要选阳光照射强烈的时段,可钓早晚。早春过后的下雨天是很好的出钓时机,水体含氧高,鱼儿活跃,鱼获比较理想。春雨绵绵,雨天的气温水温下降也不太厉害,钓者可用长竿长线垂钓,以提高上鱼率,只是要注意雨天春钓的人身安全。

  春天的早晨有时也有雾,不宜在八九点之前出钓,因为雾天早晨水温较低,鱼儿不够活跃。八九点钟之后,阳光驱走了雾气,气温水温开始升高,鱼儿就开始活跃起来,就是下钩的好时候了,出钓必有很好的收获。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明节气过后气温条件就十分理想了,在风力较小的日子出钓是比较惬意的,不仅水体溶氧高,而且因风的吹拂,使水面的微小生物或植物集中于下风口处,吸引着鱼儿前往下风口觅食,故而在下风口处垂钓是很理想的选择。

  对策二:挑选理想的钓位

  早春的水温较低,钓位的选择与冬季有些接近。一般要选向阳而背风之处,早晨与晚上宜钓深,中午宜钓有阳光照射的浅水区。早春就不要选择风口处施钓了,不仅风浪大而且水温也低。早春过后可选择风浪不大的日子出钓,这一阶段水温比较合适,鱼的活动范围也增大了不少。

  春钓浅滩,注意在河湖、池塘及水库垂钓时尽量不在高堤附近选位,可在河湖、池塘及水库的尾部选位,浅水区阳光照射水面,使水温比深水处要高,鱼儿趋温而来,且个体较大的鱼儿居多。

  有些水域有回湾处,不仅环境安静而且水草较多,是鲫鱼鲤鱼与草鱼天然的活动乐园,特别是鲫鱼,喜欢成群地聚集在水草处。钓鲫时可选草洞或草缝处下钩,选好钓位后,将草洞开出,先打上几天的窝料,再去垂钓。开钓时诱饵不要撒太多,因为窝点已然形成,钩上挂红虫或者红蚯蚓垂钓,定会连连上鱼。

  根据水面大小还可以制作3种窝子

  一是特大窝子

  这一般都是在水库等较大水面垂钓时采用的一种打窝子的方法。其饵料是一些价格低廉,但效果不错的酒糟、豆腐渣等。有的每次带一大桶,或一大麻袋,打特大的窝子,是为了使鱼儿更快地发现饵料,有更多的鱼聚集到这里来“开会”。

  二是大窝子

  是采用大罐打窝子的方法。其罐体是用葫芦或薄铁皮作成,每罐可装250克左右的饵料。用分离式多节手竿垂钓时,可以换上专用于打窝的带大罐的硬竿尖,将饵料倒入预定的钓点。

  三是小窝子

  用特制的漏斗型打窝罐打窝,每罐装小米50克左右。这种打窝罐有个自卸装置,即先用鱼钩钩住打窝罐的提柄,另将罐底的小绳用卡子卡在钓线上,待灌入水接触到水底后,抬竿使鱼钩脱离打钩罐的提柄,牵动罐底小绳,使打窝罐翻过来,将饵料倒在水底。钓友用此法打窝省料,撒窝虽小,但饵料集中,一罐饵料也就占巴掌大的地方,只要鱼儿进窝摄食,咬钩的可能性大,所以上鱼率还是比较高的。

  原则四、及时补窝

  一般一个窝子钓上2-3个小时,就需要再补撒一次诱饵,以维持窝中继续有鱼。如果是打了几个窝子,则应采取择优施钓的方法,即哪个窝子上鱼多,就钓哪个窝子,并续哪个窝子;而上鱼少或不上鱼的窝子,干脆不再补窝。总之,必须掌握的是:当钓窝鱼星四起,频频上鱼时,表明钩下有鱼群争饵,这时就应不失时机地追补饵料,以对鱼起挽留作用。钓者切忌因一时的收获,而得意忘形或忘乎所以,要巩固撒窝成果,方为垂钓长效之策。

  原则五、因点探测

  在选好钓点后,开始撒窝前,必须先对窝口进行必要的探测,以便摸清水域的深浅,水底是否平坦,有无杂草、乱石或其他障碍物,才可有的放矢地撒窝。具体探测的方法,一般是用钓线(栓一重物)测出水的深浅,水线试好以后,将空钩抛入钓点附近1米左右范围各处去试。根据浮漂的状态,即可判断出水底有无杂草或别的障碍物。当确认水底较平整且无杂草等其它障碍物时,即可进行撒窝。

  春季钓鱼如任何选择钓点

  一、春钓沟汊

  湖泊、水库有小的支流断流后形成沟汊。沟汊面积小而窄,水域往往中间稍深一点,两边浅。沟汊水面小避风,阳光照射强,水温回升快,加之这里从岸上冲下来的牛羊粪便、杂草种子是鱼儿喜欢吃的食物,尤其向阳的一面鱼儿喜欢去。初春,是由寒冷转向炎热的过渡季节,昼夜温差大,刚刚开始觅食的鱼儿胆小,还不敢到较浅的水域去,一般离越冬窝较近,当遇到危险或听到响声时能迅速潜回深水自己的越冬窝点。在这个季节垂钓选择沟汊是理想的钓点,水深一般在1.5~2米为宜。

  二、春钓活水

  一般常年流水的湖泊,通常比静水的水温要高。尤其在入水口处,水溶解氧气多,上游冲下来的许多微生物、小河虾是鱼儿可口的饵料,游鱼戏水多出现在这一水区,钓手们经常看到鱼跃出水面的情景。在这里垂钓,水流急,浮漂难稳定,好还是采用传统卧钩底钓法或逗钓法以获取垂钓的丰收。

  三、春钓草窝

  进入仲春,天气渐渐变热,水温也大大提高,河中的水草也开始迅速猛长,有的已露出水面。水草处既能挡风又能避寒,水温比同水域其他地方高,氧气充足,水流平稳。水深植物和微生物在这里萌生和繁殖,是鱼儿争吃的饵料。

  水草周围还是鱼儿交配、产卵、鱼儿的场所。垂钓者出钓时,经常可以看到鱼在水草上面跳跃,或听到水草中“啪、啪”的击打水声,有时也会看到鱼拱得水草晃动。在水草周围选择草缝、草洞、草的边缘或开窝下钩垂钓都能取得佳绩,垂钓谚语说:“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这是钓手们总结出来的经验。

  结语:上文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春季钓鱼打窝的五个原则,看了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于春季钓鱼是不是更加了解了呢?钓鱼打窝是十分重要的,直接关系到钓鱼的收获,希望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小编祝大家身体健康。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