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春季钓鱼 春钓需要注意这六点……
123456789
随着春天的来临,天气渐渐回温,江水也变得温暖起来,一个冬天都处于睡眠状态的鱼也渐渐回到浅水区,春天成了钓鱼的黄金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春季钓鱼技巧有哪些吗?今天小编就从钓位选择等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春季钓鱼。
一、准备
春季钓鱼前我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所谓的准备工作就是要检查钓鱼时需要的钓鱼工具,看钓鱼工具是否需要更换,前一年封竿时,用了一年的钩钝了,渔线老化了,竿、漂、坠也需要修理、更新、调换,这些在春钓之前都要检查好。特别是鱼护,放了一冬,也可能被老鼠咬破,要是不注意,第一次出钓,钓获颇丰,一提鱼护,有个大洞,鱼全跑了,那该是什么心情呢?
二、天气
同样的钓位,同样的钓鱼饵料,同样的钓鱼技巧,为什么前一天的钓鱼收获有许多,第二天却没有什么收获呢?这就和出钓的天气有关了。春钓的天气首选风和日丽的日子,这样的天气温度适宜,如果有2–3级小风也不影响钓绩。细雨鱼儿生,小雨出钓,效果也不错。
春天天气就像孩儿面,变换的很快,一会晴一会阴,捉摸不透,如果我们准备钓鱼的前一天的天气较好,气温较高的话,夜间袭来寒流,气温骤降,使对温度非常敏感的鱼很不适应,这样的天气出钓,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一般地说春钓的佳时间是每日上午8时到下午3时。
三、鱼饵
在深水中潜伏了一冬的鱼,虽然少动,但毕竟也消耗了大量体能。春天来临开始活动,追逐嬉戏、产卵,需要大量补充能量,所以喜欢荤饵,故春钓用蚯蚓,蛆虫这样的荤饵要比素饵明显的好。春天鱼的体能较差,摄食开口不大,因此用细小的蚯蚓效果更好。
四、钓位
选好钓位是钓鱼的关键。
一是春钓选择钓位
一是水温高的地方,由于太阳的照射,浅水水温升高得快。鱼喜欢聚集到浅水区,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钓滩”的道理。
二是选有水草的地方
有水草的地方浮游生物繁殖快,且存留大量的草籽,供鱼摄取的食物多,鱼喜欢聚集,正所谓“钓鱼不钓草,多半是白跑”。
三是溶氧量高的活水处
河流入口处是春钓的好去处。另外,到不熟悉的钓场,一时选不到好钓位,可选别人钓过的钓位,就是有人留下钓鱼痕迹的地方,这里往往也是好钓位。
五、钓技
春钓的钓技应注意掌握以下三点。
一是用小钩细线,这是因为春天鱼摄食开口小,用小钩鱼易吸入口中,提高中鱼率。春天中大鱼的几率较少,细线完全可以承重拉力,也可减少目标,不致惊鱼。
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来了,钓友们终于迎来了钓鱼的好时间,可以好好的进行垂钓了,想要在春季钓鱼,就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春季钓鱼技巧,这样才会有好收获,今天小编就从钓具的使用等六个方面给大家介绍春季钓鱼。
春季钓鱼技巧
1、要选择好出行的天气
春季钓鱼,选择什么样的天气出钓好呢?我们可以选择气温相对稳定的时候,气温不再忽高忽低,昼夜温差小于8度左右,风力小于3级的天气,如有小幅降温天气更好,这样的天气鱼就会在水下很活跃,览食量增加。
初春的时候,天气相对还比较低,时常温度会忽上忽下,气温不稳定,这个时候是不适合外出垂钓的,所以,春季钓鱼,一般应选择风和日丽天气钓鱼为好,此时气温回暖,鱼儿活动量加大,食欲旺盛。春末夏初的霉雨季节,气温适宜,水中氧气充足,也是钓鱼的好时机。另外,春季下毛毛雨时,微雨入塘,承中溶氧增加,鱼儿活跃,故有“春雨满塘鱼”之说。
春季,因为季节的影响,总会有风,可以刮风时,风力、风向会直接影响到鱼儿的摄食与活动,所以,一般4级以下的微风,可使水中溶氧量增加,水中动植物饵料易随风集中到下风口,有利于鱼儿觅食,春季以刮东南风为好。
春季什么时间钓鱼好?
早春天气较寒冷,早上8点后出钓为好,仲春以后,早上6点即可出钓。
2、选择好钓点
选择好钓点是钓鱼过程中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俗话说:“三月三,鱼儿上浅滩”,由于水浅的地方水温相对较高,水中的各种浮游生物都集中在此处,所以鱼儿非常喜欢在这里觅食,在选滩的过程中也是有讲究的,要选大滩不选小滩;选僻静的滩不选有噪杂声音干扰的滩(要静)。
1)晴天找深草,阴雨找浅草
晴天的时候,由于岸边没有雨水的冲刷物,鱼儿都躲到深一些的水草中。而这些地方我们所用的短竿是够不到的,怎么办?一是选用7.2米以上的长竿;二是穿着雨裤下水走到短竿够得着的地方钓,腰边挂着蚯蚓盒和鱼护,这样钓的好处是能找到佳的钓鱼地点。晴天的鱼都躲到深处,要是钓浅滩的话,也要钓1米以上的地方,好是有流水或水草处,亦或是靠近老河道的地方。
阴雨天钓鱼,由于天色暗,又下雨,鱼儿为了到岸边觅食会到浅草处来,这里水色浑浊。下雨天,尤其是雨中及雨后,水边浅草浑浊的地方就是鱼多的地方。
二是春钓抛竿,提竿动作要小,特别是钓浅水,动作过猛极易被鱼发现,也要尽量避免发出声响,少走动,不说话,保持钓场安静。
三是守钓和走钓结合,如果在一处钓不到鱼或钓获较少,可及时走钓提高上鱼率。
六、其他
俗话说“春捂秋冻”,特别是老年人春钓时一定要多穿一些,如果天气热了可以脱下,尤其要注意尽量穿暖和的鞋。脚下不冷身不寒,可以避免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另外还要注意饮食,尽量用保温饭盒带热饭、热菜。
春季垂钓与水温的关系
春,尤其是早春,气温、水温、地温都低,如果钓鱼不跟着水温走,是难有所收获的。因为鱼类是生活在水中的变温动物,其体温随着环境水温而变,二者相差仅0.5℃~1℃,只有鱼的体温在适温范围内与水温保持一致,鱼儿才能正常活动与摄食。
不同鱼种有不同的适温范围,当水温随着气温升降时,小则影响鱼的活动与进食能力。大幅度升降就会导致鱼类被动地进行生理性体温调节,调节中一般不活动不进食,假如升降的幅度超过了该鱼种的适温能力时,其新陈代谢率很低,往往蛰伏水底,以静养生,即使钩饵落在它的嘴边也会“金口难开”。
鱼在水中的天然食物是同水温紧密相连的,水温过低时,水生动植物(水草、藻类、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等)的生长与繁殖受到抑制,鱼的食物来源和进食欲望受到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垂钓效果。钓鱼实践证明,在影响鱼类生活的水温、溶氧量、食物源和环境干扰诸因素中,水温的高低是重要的因素。
水温变化对鱼类的各种生理活动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影响。我们在隆冬和盛夏钓不到鱼,主要原因是水温过低或过高。早春和晚秋鱼难钓,主要原因也是水温偏低。由此可见,不仅春钓要跟着水温走,在其它季节里钓也要跟着水温走。跟着水温走,就是跟着鱼的适温能力和进食能力走,只有这样同鱼的生理机能保持一致,钓鱼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
那么,如何跟着水温走呢?以春钓来说,首先要将本地区五天波动平均气温值同所钓对象鱼的适温范围比较,如鲫鱼15℃~28℃食欲旺盛,5℃~15℃和30℃以上欠佳,4℃以下基本上不进食。
第一
由于气候决定气温,气温影响水温,水温的升降比气温滞后,且当日高水温低于高气温,所以,在气温5℃~18℃上下钓鲫鱼是可行的,而钓鲤鱼则要等低水温上升到8℃以上才能见效。如果钓喜高温不耐低温的草、鲢、鳙等鱼种,则要等到仲春以后水温进一步升高才会有更多的鱼获量。
上面说的情况是指湖、库、河、溪等自然水域。如果在鱼儿密度大的养殖场钓,水温再低一点也会有鱼上钩。
第二
其次,由于晴天和阴雨天日夜温差不同,不同水情(深、浅、大、小、静、流、有草与无草)接受阳光辐射程度不同,水温回升时间有差距,春钓跟着水温走,必须选择水温回升快的钓场和钓位,才能立竿见影。
通常浅水、静水、小水面的钓场比深水、流水、大水面的钓场水温回升早1~2个节气(即半月至一个月左右)。同一钓场阳岸比阴岸水温高,故阳岸频频上鱼时,阴岸的鱼漂往往如板上钉钉。尤其是有水草和阳光的浅滩,水温回升快,水生昆虫随之滋生,鱼类趋温、趋氧、趋食而至,故钓草滩是佳选择。
由于春天水温不高,溶氧量不足的矛盾不突出,无风时或避风处水温稍高,避风钓往往比迎风钓效果好。如果找到了有泉眼和水下暖流的地方作钓点,常能获得意外的收获。上述种种都是春钓跟着水温走的好去处,有选择地施钓,必然心想事成。
第三
由于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远近和昼夜长短不同,以及阳光从斜射变为直射是个渐进的过程,同样是春光明媚、气温宜人的10℃~22℃的春天,前后水温有别,鱼类适温反应不同,我们跟着水温走的措施、做法也要灵活多变,不能拘泥于一种模式,鱼类很少活动与摄食。
1)晴天10℃~15℃时
选阳岸水深2米多的钓点为好,有水草、树丛和涌泉处更佳。
2)惊蛰至春分阶段属于仲春
气温水温明显回升,鱼儿比较活跃,产卵后腹中空空,进食欲望强烈,进入全年垂钓的第一个黄金钓期,全天出钓,往往鲫鲤双丰收。
3)清明至谷雨阶段属于暮春
气温水温较高,中原地区多在12℃~27℃,除鲢、鳙外其它温水性鱼类胃口大开,近岸远岸都有鱼上钩,和风送爽下小雨时水中溶氧量充足,上鱼率更高,正是春钓跟着水温走的大好时机,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出钓,定会高兴而去,满载而归。
结语:上面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春季钓鱼的相关技巧,看了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于春季钓鱼技巧是不是更加了解了呢,春季钓鱼一定要掌握好相应的钓鱼时间,不同的天气,不同的情况,钓鱼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