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中国菜 这些菜你都吃过吗……
123456789
中国菜的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很多朋友一辈子都在吃中国菜,但是真正了解中国菜的人是很少的,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中国菜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来看一看哦,也可以和周围的小伙伴们分享。
目录
1、中国美食特色菜 2、中国有哪些好吃的菜
3、中国淮扬菜 4、中国徽菜
5、传统中国菜 6、中国粤菜
7、中国菜的主要特点 8、中国什么菜受欢迎
中国美食特色菜
中国一共有八大菜系:川菜、粤菜、鲁菜、苏菜、浙菜、徽菜、湘菜、闽菜,每个菜都有自己独特之处。
川菜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
代表名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 。
粤菜主要是烹调的方法以煎、炸、烩、炖为主。口味特点是爽、淡、鲜、脆。
代表名菜:三蛇龙虎凤大会、烧乳猪、盐局(左加火旁)鸡、冬瓜盅、古老肉 。
鲁菜特点: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
代表名菜:油爆大哈、红烧海螺、糖酥鲤鱼、 葱烧海参、烩乌鱼蛋汤。
苏菜主要烹调以炖焖煨为主,保持原汁原味。
代表名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 。
浙菜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
代表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 。
徽菜特点: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
代表名菜:葫芦鸭子、符离集烧鸡、霸王别姬。
湘菜特点: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
代表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剁椒鱼头。
闽菜特点: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
代表名菜:金寿福、烧片糟鸡、桔汁加吉鱼、太极明虾。
除了这八大菜系以外,还有一些地方的特色菜
如新疆的大盘鸡、手抓饭。西安的羊肉泡馍。内蒙的烤全羊。
云南的过桥米线。东北的乱炖。河南的羊肉烩面。北京的烤鸭、涮羊肉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中餐厅是随处可见的,我们的饮食习惯也是以中餐为主,但是却很少有朋友真正的去了解中餐厅的一些知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中餐厅,希望感兴趣的朋友们能来看一看哦。
目录
1、中餐厅设计 2、中餐厅装饰
3、中餐厅吊灯 4、中餐厅氛围营造
5、中餐厅服务流程 6、去中餐厅吃什么
7、中餐厅菜谱 8、中餐厅特色菜
中餐厅设计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也处于文化复兴的大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点。
中式文化延伸到餐饮界与设计界,就带来了中餐厅设计的出现。
一家代表了传统文化的中餐厅,只有注入了更多的中式文化元素,空间才会有更多的生命力,才会更好的吸引人们的目光。
风格特征
在我们国家,中餐厅是酒店和老字号饭店的主要餐饮场所。
中餐厅是以品尝中国菜肴,领略中华文化和民俗为目的,故在环境的整体风格上应追求中华文化的精髓。
与此同时,中国东西南北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和民俗的差异很大。充分发挥这些特色,使就餐者在就餐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各地的民风民俗。
因此,中餐厅的装饰风格、室内特色,以及家具与餐具,灯饰与工艺品,甚至服务人员的服装等都应围绕文化与民俗展开设计创意与构思。
平面布局
中餐厅的平面分布有两种,一般都是宫廷皇家建筑为主的对称的布局,一个是江南园林为背景的自由和规格相结合的布局
宫庭式
这种布局采用严谨的左右对称方式,在轴线的一端常设主宾席和礼仪台。这种布局方式显得隆重热烈,适合于举行各种盛大喜庆宴席。这种布局空间开敞,场面宏大。与这种布局方式相关连的装饰风格与细部常采用或简或繁的宫庭作法。
中国有哪些好吃的菜
满汉全席千叟宴
千叟宴始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是清宫中的规模大,与宴者多的盛大御宴。康熙五十二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人大宴,玄烨帝席赋《千叟宴》诗一首,固得宴名。乾隆五十年于乾清宫举行千叟宴,与宴者三千人,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
嘉庆元年正月再举千叟宴于宁寿宫皇极殿,与宴者三千五十六人,即席赋诗三壬余首。后人称谓千叟宴是“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
丽人献茗:君山银针
乾果四品:怪味核桃、水晶软糖、五香腰果、花生粘。
蜜饯四品:蜜饯桔子、蜜饯海棠、蜜饯香蕉、蜜饯李子。
饽饽四品:花盏龙眼 艾窝窝、果酱金糕、双色马蹄糕。
酱菜四品:宫廷小萝葡、蜜汁辣黄瓜、桂花大头菜、酱桃仁。
前菜七品:二龙戏珠、陈皮兔肉、怪味鸡条、天香鲍鱼、三丝瓜卷、虾籽冬笋、椒油茭白。
膳汤一品:罐焖鱼唇。
御菜五品:沙舟踏翠、琵琶大虾 、龙凤柔情、香油膳糊、肉丁黄瓜酱。
饽饽二品:千层蒸糕 什锦花篮 。
菜五品:龙舟镢鱼、滑溜贝球、酱焖鹌鹑、蚝油牛柳、川汁鸭掌。
饽饽二品:凤尾烧麦、五彩抄手。
御菜五品:一品豆腐、三仙丸子、金菇掐菜、溜鸡脯、香麻鹿肉饼。
饽饽二品:玉兔白菜、四喜饺。
烧烤二品:御膳烤鸡、烤鱼扇。
膳粥一品:荷叶膳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
告别香茗:杨河春绿。
满汉全席九白宴
九白宴始于康熙年间。康熙初定蒙古外萨克等四部落时,这些部落为表示投诚忠心,每年以九白为贡,即:白骆驼一匹、白马八匹。以此为信。蒙古部落献贡后,皇帝高御宴招待使臣,谓之九白宴。每年循例而行。后来道光皇帝曾为此作诗云:“四偶银花一玉驼,西羌岁献帝京罗。”
丽人献茗: 熬乳茶。
蜜饯四品: 蜜饯龙眼、饯莱阳梨、蜜饯菱角、蜜饯槟子。
饽饽四品: 糯米凉糕、芸豆卷、鸽子玻璃糕、奶油菠萝冻。
酱菜四品: 北京辣菜 香辣黄瓜条 甜辣乾 雪里蕻
前菜七品: 松鹤延年 芥茉鸭掌 麻辣鹌鹑 芝麻鱼 腰果芹心 油焖鲜蘑 蜜汁蕃茄
膳汤一品: 蛤什蟆汤
御菜一品: 红烧麒麟面
热炒四品: 鼓板龙蟹 麻辣蹄筋 乌龙吐珠 三鲜龙凤球
饽饽二品: 木犀糕 玉面葫芦
热炒四品: 山珍蕨菜 盐煎肉 香烹狍脊 湖米茭白
饽饽二品: 黄金角 水晶梅花包 御菜一品: 五彩炒驼峰
热炒四品: 野鸭桃仁丁 爆炒鱿鱼 箱子豆腐 酥炸金糕
饽饽二品: 大救驾 莲花卷
烧烤二品: 持炉珍珠鸡 烤鹿脯
膳粥一品: 莲子膳粥
水果一品: 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 洞庭碧螺春
满汉全席节令宴
节令宴系指清宫内廷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筵宴。
如:元日宴、元会宴、春耕宴、端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阳宴、冬至宴、除夕宴等,皆按节次定规,循例而行。
满族虽有其固有的食俗,但入主中原后,在满汉文化的交融中和统治的需要下,大量接受了汉族的食俗。又由于宫廷的特殊地位,逐使食俗定规详尽。其食风又与民俗和地区有着很大的联系,故,腊八粥、元宵、粽子、冰碗、雄黄酒、重阳糕、乞巧饼、月饼等仪器在清宫中一应俱全。
丽人献茗:福建乌龙
乾果四品:奶白杏仁 柿霜软糖 酥炸腰果 糖炒花生
蜜饯四品:蜜饯鸭梨 蜜饯小枣 蜜饯荔枝 蜜饯哈蜜杏
饽饽四品:鞭蓉糕 豆沙糕 椰子盏 鸳鸯卷
酱菜四品:麻辣乳瓜片 酱小椒 甜酱姜牙 酱甘螺
前菜七品:凤凰展翅熊猫蟹肉虾籽冬笋五丝洋粉五香鳜鱼酸辣黄瓜陈皮牛肉。
膳汤一品:罐煨山鸡丝燕窝。
御菜五品:原壳鲜鲍鱼烧鹧鸪芜爆散丹鸡丝豆苗珍珠鱼丸。
饽饽二品:重阳花糕松子海罗干。
御菜五品:猴头蘑扒鱼翅 滑熘鸭脯 素炒鳝丝 腰果鹿丁 扒鱼肚卷。
饽饽二品:芙蓉香蕉卷月饼。
饽饽二品:时令点心高汤水饺。
烧烤二品:持炉烤鸭烤山鸡。
膳粥一品:腊八粥。
水果一品:应时水果拼盘一品。
告别香茗:杨河春绿。
中国淮扬菜
扬州,世界知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绿扬城郭,二分明月,画意诗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历代人士的称颂与咏赞。
淮扬菜,是世界知名的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其独具的风味特色,倾倒了海内外无数食客。
时令新鲜就地取材
淮扬菜选料严谨、因材施艺;制作精细、风格雅丽,追求本味、清鲜平和。“醉蟹不看灯、风鸡不过灯、刀鱼不过清明、鲟鱼不过端午”,这种因时而异的准则确保盘中的美食原料来自佳状态,让人随时都能感遇美妙淮扬。
“国宴选用淮扬菜,除了众口皆宜,还因为淮扬菜擅长用普通食材做出高档水准,朴素而典雅,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节俭的倡导和对自然的尊重。”淮扬菜文化产业园管委会主任张平说。淮扬菜一大特点,就是“就地取材”。这一特点,由淮扬菜诞生和发展的过程所决定。淮扬菜不是单一区域的菜系,而是由淮安的淮帮菜、扬州的扬帮菜、南京及镇江的京帮菜、苏州及周边的苏帮菜和杭帮菜、徽帮菜等融合发展而来,这些子菜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本土食材格外讲究。
淮扬地区物产丰富,盛产动植物水鲜,苏轼诗中曾提及鲜鲫、紫蟹、春莼、姜芽、鸭蛋之类,此地俱有出产。“但淮扬菜中没有山珍海味、生鲍燕翅,也没有动物保护组织禁止的食材。”淮扬菜美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高级烹饪师吴明千介绍。
普适众口土菜精做
淮扬菜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欢迎,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淮扬地区的漕运、治河、盐务、榷税、交通五大支柱萃聚,南来北往的盐商大贾,将淮扬菜文化传播至各地,皇家显贵也纷纷以引进淮扬菜厨师为荣。而淮扬菜也成为“中国四大菜系”和“八大菜系”之一。
淮扬菜走入国宴,始于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招待宴会。“1949年9月30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当晚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招待晚宴,就是张文显等淮扬菜烹饪大师备料进京主理。”淮安市淮扬菜美食文化研究会会长高岱明告诉记者,筹备这场晚宴时,川菜相对比较辣,鲁菜浓油赤酱口味重;北方菜烧烤多对牙齿和肠胃要求高;广东菜多生猛海鲜肠胃难适应,而淮扬菜以口味平和中选。周恩来出生淮安,喜爱淮扬菜,但淮扬菜成为国宴用菜,主要的原因还是它“能调众口”,它的很多特色是我国其它菜系所不具备的。
1949年10月1日,新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饭店举行600余位宾客参加的第一次国庆招待会,由北京饭店和淮扬风味“玉华台”饭庄的厨师制作,依然使用了以淮扬菜为主的菜品。“当时选择淮扬菜应是因为其口味适中,北方人、南方人都可以接受。”师从张文显的吴明千回忆说。
“从那以后的65年间,国宴基本都是以淮扬菜为基准。”高岱明说,因为没有固定菜单,国宴厨师也在不断学习借鉴,比如这两年学做的“江淮一品”(甲鱼汤)、“抽梁换柱”(去骨烧长鱼)。
五味调和养生之道
淮扬菜十分讲究刀工,菜品形态精致,滋味醇和;在烹饪上则善用火候,讲究火功,擅长炖、焖、煨、焐、蒸、烧、炒,还重视调汤,原汁原味,风味清新,浓而不腻,淡而不薄,与当下追求绿色、健康的饮食风尚相吻合。
据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特邀研究员高峻介绍,淮扬菜是雅菜,品尝的过程是给身心带来愉悦的过程,养生、和生、悦生是其精髓所在,五味调和、四季调和、体内调和是淮扬菜的根本所在。
淮扬菜一年四季吃的菜各有不同,与大自然产生和谐。春天万物复苏,春季保肝,野菜、花卉等青色、绿色食品是它的主打菜肴;夏天酷暑难当,夏季养心,一些红心食品如西瓜等冷拌菜便成为主流;秋天干燥,秋季养肺,人们往往以黄色、白色食品为主原料,如桂花香藕、野鸭等作为美食;冬天严寒逼人,冬季养胃,黑色食品为佳美味,如黑芝麻等便是人们常食品。
高岱明告诉记者,淮安作为江苏大地上早有人类聚居的地方,气候适中,河环湖绕,物华天宝,食料丰饶,为创制美味佳肴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广阔的施展空间。有考古实证的饮食文明,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下草湾文化”,距今约4~5万年。在此后漫长的饮食文化演进过程中,追求健康长寿、以食养生悦生渐成乡风民俗,即使普通百姓,也首重饮食生活,讲究五味调和,不断以野菜花卉等增广食谱,将并不富有的生活过得津津有味,情趣盎然。
美食飘香无远弗届
任何地方都有其特殊风味的肴馔,但要形成菜系,则须有丰富多彩的名肴名点,各种肴馔的制作还要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使之构成整体。高岱明说,淮扬菜系大多以江湖河鲜为主料,以烹艺为支撑,以本味本色为上乘,以妙契众口为追求,雅俗共赏而不失其大雅,尤其是“和、精、清、新”的独特理念,使之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如今,淮扬菜已成为中国美食的一个符号,除了国庆招待会,招待外宾、驻外大使馆及领事馆举办宴会时也经常采用淮扬菜风格。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