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防止蛀牙 小孩子要科学吃甜品……

123456789

  编者按:甜食虽好,吃多了总是有副作用的。一般小孩子都比较喜欢吃甜食,那么,家长们要注意了,吃甜食一定会得牙病吗?吃甜食一定会成为营养不良的小胖子吗?文章将会一一的说明。

  甜食完全没有好处吗?当然不是。含糖的甜食对健康其实也有很多好处,而且其作用还不小呢。

  甜食中的糖除了能为宝宝提供身体所需要的热能以外,还参与宝宝身体细胞内的多种代谢活动、负责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等多项任务。

  同时,糖几乎是大脑唯一的燃料,宝宝的大脑能持续、稳定地工作也全靠有它提供能源。适当地给宝宝吃些糖能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反应能力、记忆力以及理解能力。

  吃甜食一定会得牙病吗?

  很多宝宝有蛀牙都是因为爱吃糖又不注意牙齿卫生所造成的。口腔里的细菌与残留食物形成牙菌斑附着在牙齿上,食物中的蔗糖,经细菌分解产生酸,时间一长,残留在牙菌斑上的酸慢慢侵蚀牙齿上的保护层–珐琅质。

  珐琅质受酸长期侵蚀而遭破坏,形成龋洞,就形成了蛀牙。

  但是,也并非常给宝宝吃甜食、或爱吃甜食的宝宝牙齿就一定不好。只要家长帮助加强对宝宝牙齿的保护,就可以减少甚至完全避免”糖蜜蜜”给牙齿带来的麻烦。要做到吃完糖就立即刷牙,那么宝宝患蛀牙的机率就可以降低许多。

  另外,定期带宝宝去口腔科检查牙齿,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也是保护孩子牙齿免受糖的侵害的步骤。一般来说,两岁以上的宝宝应该每年至少检查两次牙齿,想想看,您的宝宝做到了吗?

  吃甜食一定会成为营养不良的小胖子吗?

  蔗糖在体内吸收速度快,很容易转化成脂肪贮存起来,所以吃糖过多,又不愿意运动的话,自然容易变成小胖子了。而且科学家还发现,糖除了提供热能以外,并不是什么很好的营养品,营养学上称糖为”空能量”食物。

  吃太多会影响宝宝正常的食欲,导致蛋白质等其他营养物质摄取不足,从而出现营养不良,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编者按:很多MM都喜欢吃甜品,看到路边橱窗里的各式各样的甜点,就迈不动步伐了。可是又害怕吃了之后长胖,那如何吃甜品不发胖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又美味又瘦身的甜品的做法,供大家来参考。

  喜爱吃甜点、做甜点可以掌握以下6大步,试着让做出的甜点口味不但不变,热量顿减更有饱足和幸福感喔!

  1、材料中加上带有酸味的水果,例如:草莓、蓝莓、柠檬、芒果等来增添蛋糕的风味,热量减少又吃到营养。

  2、利用洋菜、果冻粉、蒟蒻做成果冻状的甜点,吃起来清凉爽口。

  3、用杯子做甜点可以省去海绵蛋糕或塔皮的热量。

  4、做蛋糕会用到的奶油起司,可用打发蛋白代替,味道相同,热量却减少许多。

  5、做慕司会用鲜奶油打发,可改用打发蛋白代替,有相同的效果。

  6、做蛋糕用到的牛奶可改换低脂鲜奶,也可减少热量。

  芦荟丁乳酪慕斯

  材料:

  奶油起司20公克、鲜奶油20公克、吉利丁1公克、白糖7、5公克、蛋白30公克、芦荟丁适量、水果丁适量

  但是,如果家长能够帮助宝宝纠正偏食习惯,从小有意识地培养宝宝均衡的饮食习惯,尽量少在两餐之间吃过量甜食和零食,控制宝宝单次对糖的摄取量,尽量减少吃糖次数,就可以很好地掌控宝宝的甜食食谱,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甜食观。

  什么是”甜食综合征”?

  科学家发现:甜食摄取过多的宝宝常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爱哭闹、好发脾气。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糖摄取过多,葡萄糖的氧化不完全,产生了较多氧化不全的中间产物。这类物质影响了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

  专家们将这种症状称为”甜食综合征”。

  要避免”甜食综合征”,关键是要控制宝宝对甜食的摄取量,除了糖果,包括糕点、饮料等含糖多的食品也一样要控制食量。

  宝宝从多大开始可以吃甜食?

  从4个月以后,宝宝就开始添辅食。但是在宝宝1岁前,所有加糖或加人工甘味的食物都要尽量避免少吃。因为过度加工过的糖类,不含维他命、矿物质或蛋白质,会使宝宝的胃口受到影响,吃了糖,什么也不想吃了,妨碍到吃健康的食物。

  玉米糖浆、葡萄糖、蔗糖也属于糖,经常使用于加工食物中,要避免给宝宝喂食标示中有此添加物的食物。糖在母乳里或天然的食物内,也含有一些,这些就足够6个月前的小宝宝所需了。

  听说小宝宝不能吃蜂蜜?是真的吗?

  蜂蜜是一种像水果一样天然的含糖份食物,但它却几乎是百分之百的糖,所以也会产生其他糖类会产生的问题,宝宝未足一岁尽量不要吃蜂蜜,因蜂蜜内含有一种波特淋毒素,而一岁以下宝宝体内之抗体无法控制这种毒素。

  糖蜜也是纯糖,同样是不好的,精加工的甜食制品也同样并不适合给一岁以下的宝宝。

  吃甜食适宜的时间:

  * 在宝宝情绪激动时给他吃点糖还可以起到安抚情绪的作用。

  * 在宝宝参加运动比赛时给他吃点糖,可以补充宝宝体内所消耗的热量。

  什么是宝宝的甜食症

  每逢佳节,数不清的甜食让孩子乐开了怀。可是节日一过,孩子却开始厌食、挑食、精神烦躁,节日里的好食欲不翼而飞。这究竟是这么回事呢?

  小儿谨防“甜食综合症”

  孩子生来爱吃甜的东西。食物中甜味主要来自糖分。糖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养料,它参与构成身体的组织,并通过代谢提供能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含糖的点心、饮料、水果等越来越多。

  不少家长对独生子女备加疼爱,百依百顺,造成孩子吃糖太多。

  吃糖太多,会产生不良的作用,如引起肥胖症、诱发糖尿病、促使龋齿发生……这已为许多人所熟知,但儿童吃糖过多,还会影响神经活动和智力,不少人尚不了解。

  我们平常所吃的糖是庶糖,在体内转化为比分子更小的葡萄糖进行氧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葡萄糖的氧化反应需要含有维生素B1的酶来催化。如果长期吃进过量的食糖,机体就加速糖的氧化,消耗大量的维生素B1,使它供不应求。

  人体内是不能自身合成维生素B1的,全靠从食物中吸收,由于大量吃甜食,影响食欲,造成维生素B1的食物供应不足,终影响葡萄糖的氧化,产生较多的氧化不全的中产物如责酮酸、乳酸等代谢产物。

  这类物质在脑组织中蓄积,就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发生精神烦躁,表现为精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爱哭闹、好发脾气等,称为“甜食综合征”,又叫“儿童嗜糖性精神烦躁征”。对小儿的生长发育、生活、学习都很不利。

  预防“甜食综合症”,要从婴幼儿起控制吃糖,不能让孩子养成偏爱甜食的习惯。做到吃饭前后、睡前不吃甜食,每天进食糖量不超过每千克体重零点五克。平时多吃一些维生素B1的食物,如糙米、豆类、苹果、动物肝脏、瘦肉之类。

  如果孩子已患了“甜食综合症”,也不要过于紧张,只要控制甜食量,症状便能很快消失,对孩子今后智力和身体不会留下永久性的影响。

  总结:综上所述,小孩子还是要少吃一些甜食比较好,甜食吃多了,会影响小孩子的正常食欲,对发育也没有什么帮助,家长要控制好小孩子每天的甜食摄入量。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