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自制葡萄酒的危害 自酿葡萄酒误区与危害……
123456789
葡萄酒是用葡萄作为原料,酿制而成的酒精性饮料,现在有许多人爱上的自制葡萄酒,却不知道自制葡萄酒的方法如果不正确,很容易中毒的,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制葡萄酒的危害以及自制葡萄酒的误区。
自制葡萄酒的危害
近些年DIY手工制作正流行,人们喜欢在休息的时候自己手工制作东西,自酿葡萄酒正成为时尚。但你知道吗?你认为绿色、天然的自酿葡萄酒可能存在着巨大的危害,时下,正是葡萄上市的季节,越来越多的人亲自动手酿制葡萄酒。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酿制的葡萄酒中可能隐藏着有毒、有害的物质甲醇、杂醇油。
有研究表明,居民自酿葡萄酒中含有不同浓度的甲醇和杂醇油。有的部分样品中甲醇的含量超过国家葡萄酒中甲醇标准的400mg/L,甚至超过1000mg/L,杂醇油的含量也在1000mg/L以上。
据分析,甲醇、杂醇油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原料。一方面,葡萄皮中的果胶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变也会产生大量甲醇,发酵越彻底,甲醇含量会越高。另一方面,葡萄中的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再经过酶的催化作用生成杂醇油。目前,家庭酿制过程还没有除去甲醇和杂醇油的工艺,大家在自行酿制和饮用时应该当心,避免此类有毒、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危害。
自制葡萄酒的误区
误区一:葡萄放很久再酿
专家说,在他的酒庄,对葡萄的选择相当严格。除了葡萄种植方面有很高的要求外,酿酒的葡萄需要成熟度高、无破损、无发霉等现象。葡萄在常温下不易保存,很容易发生霉变,如果新鲜度不高,会使酒中更容易滋生霉菌。所以,不要把葡萄买回家存放几天后才开始酿酒。
“葡萄品种不同,酿造出来的味道也不相同。如果要酿酒,需要选择同一个品种的葡萄,这样酒的口感更纯正。”专家说,酿造前将葡萄清洗过度也不好,因为葡萄本身附着野生酵母。
误区二:酿酒容器不合适
普通人平时酿葡萄酒,家里的瓶瓶罐罐、水桶、大缸几乎都在使用,玻璃瓶、可乐瓶、矿泉水瓶等也时常“上阵”。
专家认为,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不宜与空气过度接触,那样容易使得酒液氧化,好用非金属器皿,比如玻璃瓶、玻璃罐。
误区三:很快扔掉葡萄皮
有的市民将葡萄进行压汁处理后,马上就扔掉葡萄的果肉、果皮、果核。其实,刚开始发酵时,要让葡萄果皮、果肉、果核在一起共同进行,持续发酵时间几天到三周后,再将上述东西分离出去,完成装瓶、密封,这样才能使葡萄酒得到酒味、香味和深红的颜色。
误区四:加糖到葡萄酒中
不少市民在酿造葡萄酒时,除了加中国传统的白酒外,还会加冰糖、白糖等,以增强葡萄酒的口感,这种做法是否妥当?
很多喜欢喝酒的朋友都会自己在家酿酒,自己酿出来的酒不仅味道香醇,而且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黄酒的做法,希望大家通过下文的介绍能够了解黄酒的功效与作用,及黄酒与料酒的区别。
客家黄酒的制作方法
1、黄酒选取糯米为原料,晚季稻更好,一定需要带米皮的糙米。
2、把糯米浸泡一天左右,夏天半天即可。
3、入甑进锅蒸,黄酒又称蒸酒,蒸米环节很重要,先用大火加热,沸后再用文火,将米蒸熟蒸透,而又不糊不焦。
4、将蒸熟的米起锅摊开晾凉;加入酒曲:在糯米内拌入酒曲。
5、将拌好酒曲的糯米放入陶器坛中发酵,大约24小时后,坛内温度自然上升,淀粉开始转化为糖分,冬天则用棉被或者稻草包裹坛子保温。自然发酵七日左右后转入大缸中,封好口放置两三个月。(其实发酵两周左右就可以取酒,但为了让糖份更好转化为酒精,保存稍久酒质会更好。)
6、分离汁和酒糟,把酒汁盛入坛中,用碗盖住,再用另一个碗反扣,以防杂物落入。
7、自然冷却,放置一周后,淘汰沉淀物,封好酒坛放置,待随时饮用。
黄酒和料酒的区别
1、很多人都会以为黄酒与料酒是没有区别的,事实上两者之间是不同的。黄酒是一种饮料酒,而料酒是在黄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品种,它是用30%~50%的黄酒做原料,另外再加入一些香料和调味料做成的。
2、我们日常饮用一般选择黄酒,但是如果是炒菜做饭的话,放料酒不仅味道好,而且与黄酒相比较价格还比较便宜。料酒只有在做菜的时候才可以用。黄酒温饮黄酒,可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活血祛寒,通经活络,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同时黄酒还可作为药引子食用。
得知这个问题,专家显得特别诧异:“大部分葡萄酒酿造都尽量避免含糖。在葡萄酒发达的国家,人们为了让葡萄酒中少含糖甚至不含糖,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艰苦探索。”专家认为,葡萄酒本身对人体有益,即使糖尿病人也可以喝,如果其中加过多的糖,对人体会有一定的危害。
误区五:发酵时间过于短
听说很多市民自酿葡萄酒只用不到1个月就开始饮用的情况,专家赶紧纠正。他神情激动地说:“葡萄酒因为葡萄不一样,发酵时间也不一样。一般来说,白葡萄酒需要3-4个月的发酵时间,红葡萄酒则需要1-2年的发酵时间,时间太短会导致发酵不充分。”
此外,除了发酵时间有严格要求外,葡萄酒对发酵温度也有要求,一般情况下不超过20度。
自制葡萄酒
1、将主发酵器(即玻璃坛等)充分洗干净,控干。
2、取成熟前15天的紫皮中等颗粒的葡萄750克,摘除蒂,挑出烂葡萄珠、瘪珠,浸泡,然后冲洗干净、晾干至表面没有水珠。洗时不要用手搓,因为发酵时要利用葡萄皮上的白霜(上面有大量野生酵母)进行发酵。
3、把手洗干净,将葡萄捏破,葡萄肉挤到主发酵器中,然后将葡萄皮也放进发酵器中,千万别把葡萄皮扔掉,一是葡萄皮上有野生酵母菌,可以启动自然发酵,二是葡萄酒需要葡萄皮的颜色。
如果发酵器较小,可以一颗葡萄一颗葡萄的挤,如果发酵器较大,可以同时抓住三五颗葡萄,把手伸到容器中捏破,然后松手将破碎葡萄放下。
4、当把葡萄装到发酵器容量的70%左右时,停止装葡萄,盖上盖子,但不要完全拧紧。发酵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如果装的过满,会把宝贵的葡萄酒汁溢出;盖子拧的过紧,可能会产生瓶子爆炸;另外葡萄发酵也需要微量氧气。
5、将装好葡萄的发酵器放在阴凉通风处。葡萄装入发酵器后,大约会在12个小时以内启动发酵,表现为葡萄汁中有较多气泡产生。
6、在发酵启动后,每天两次用木棒或筷子将葡萄皮压入酒液中,然后盖上盖子。
7、发酵启动后一到两天内,放入相当于发酵葡萄重量1/20的冰糖或白糖,如10斤葡萄放半斤糖,将糖浸入葡萄汁中搅拌均匀。放糖的作用是提高酒精度。一般每升葡萄汁每加入17克糖可提高一度。 8、发酵启动后三到四天时,再放入相当于发酵葡萄重量1/20的冰糖或白糖,即两次放的糖的总重量为葡萄重量的1/10,将糖浸入葡萄汁中搅拌均匀。
9、葡萄酒发酵一般需要在室温下发酵6~8天,如北京夏天需要6天左右,秋天需要8天左右,当发酵器中很少有气泡,并且基本上只剩下没有颜色的葡萄皮和葡萄籽,品尝酒液基本没有甜味时,说明酒精发酵完成了。
10、当酒精发酵完成后,首先利用虹吸法,将葡萄酒汁倒入二次发酵器,然后将剩下的葡萄皮、籽、糟等用丝袜或细纱布过滤,过滤后的酒液也混入二次发酵器中。葡萄皮、籽、糟扔掉。注意二次发酵器留有1/10空隙,盖子也不要拧的很紧。放在阴凉处。
11、此时的葡萄酒汁较为浑浊,颜色也不大好看,但喝起来已经是干红葡萄酒的味道了。在温度大于22度时,葡萄酒一般会产生第二次发酵,二次发酵主要是苹果酸-乳酸发酵,不再产生酒精。
12、二次发酵中会有少量洁白、细腻的泡沫上升。两至三周后,二次发酵基本完成,酒液变得清澈起来(但因没加澄清剂,不如买的酒清澈),采用虹吸法将酒液倒入其他容器,尽量装满,盖子拧死。这时的酒叫葡萄原酒,是完全意义上的干红葡萄酒了。将剩余的沉淀物(死酵母泥等)扔掉。
结语: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应该对于自酿葡萄酒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吧,自酿葡萄酒当中含有甲醇,很容易引起甲醇中毒,如果我们想要享受自酿葡萄酒的快乐,一定要学会正确的酿酒方法,后小编祝大家身体健康。
98765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