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钓鱼技巧 传统钓应该如何把握抬竿时机……

123456789

  钓鱼有许多不同的技巧与方法,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传统钓法,传统钓法是我们日常垂钓经常使用的一个钓鱼方法,大家在垂钓的时候总会发现不知道应该什么时候抬杆好,钓鱼抬杆的时机应该如何把握呢,下面就给大家全面介绍一下。

  钓鱼技巧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人喜欢在休闲的时候垂钓,在垂钓过程中,抬杆时机的把握至关重要,钓组的配置、调漂、选饵、选钓点等等工作的成败,全在后这一“抬”上,所以,我们应该加以特别的重视和研究。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抬杆时机把握的恰到好处呢?我认为必须要掌握两个方面的技术:一是熟读漂相。二是要全面了解影响抬杆早迟的因素。

  一、漂相与鱼吃钩的状态

  1)浮漂点动后送漂

  首先我们需要观察一下相关的浮漂点动后送漂,这种漂相是传统钓鲫鱼常见的漂相。通过在鱼缸中观察我们可以看到,鲫鱼在索饵的时候,一般是头朝下尾朝上,当觅食的初期先是反复吸、吐试探饵料,看是否有危险是否对胃口。

  鱼儿在试探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的反应到相关的浮漂了,这时候反映到浮漂上往往是多次的点动,只有它感到满意、放心了,才会将饵料吸进嘴里并开始抬头保持身体平衡,这时候浮漂就反映为开始上送。至于上送的快与慢,一般是与鱼的个体大小有关,个体较大的送漂的速度较慢,个体较小的送漂的速度较快。

  2)浮漂点动后沉漂

  出现下沉的漂相(习惯称拉黑漂)一般有几种情况造成。

  1、当鱼群密度大发生抢食的时候,鱼在抢到饵料后快速逃离而来不及送漂。

  2、个体较大水位太浅,当水体太浅的时候(30公分以下)造成水面的光线较强,鱼吃钩后多数是拉黑漂。

  3、鱼种的不同。鲤鱼、鲶鱼、黄桑鱼、黑鱼它们吃钩后很多时候,浮漂的反映是拉黑漂。以上一、二种漂相是传统钓遇到多的漂相。

  3)较长时间频繁点动

  这种漂相出现的几率较少,有时候鲫鱼在吃钩处于品尝阶段,或吃钩后由于铅坠太重鱼抬头困难但又舍不得吐钩,特别是你用的是蚯蚓等耐咀嚼的饵料的时候,会出现浮漂频繁点动,既不送漂也不拉黑漂的现象。当出现浮漂频繁点动后,建议你还是马上抬杆,时间长了钩尖就会露出,鱼便会停止觅食,但有时候鲤鱼吃钩也有这种漂相。

  我们根据漂相能够判断出鱼吃钩时的不同的阶段,让我们的抬杆做到心知肚明。但是,仅凭漂相就决定抬竿是不够的,因为抬杆的早与迟除了熟读漂相外,还要参考很多影响因素才能终决定抬杆时机的早与迟。

  二、影响抬杆早迟的几个因素

  1)水体深与浅的影响

  我们知道,鱼类在吃钩的时候,线组传递的讯号快慢与水的深度有关。水越深线组传递讯号需要的时间越长,水越浅线组传递讯号所需的时间越短,虽然同样的漂相,在浅水中和在深水中所反映的鱼的吃口状态是不同的。

  例如:同样反映为送了2粒漂,在4米深左右的水域里,当你发现送了2粒漂再抬杆鱼可能已经吐钩,在1米深左右看到送2粒漂就抬杆可能鱼还没将饵料吸入嘴里,所以,浅水中抬杆要略迟深水中抬杆要略早。

  垂钓是人们十分喜欢的休闲活动,至今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随着垂钓的发展,衍生出许多不同的钓鱼方法以及钓鱼技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传统钓法,告诉大家传统钓法应该如何查看钓鱼漂相,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看看吧。

  传统钓法

  台湾钓法传入内地渐渐被许多人接受,但是很多钓友仍然坚持使用传统钓法。特别是在冬春两个季节,传统钓法有着台钓无可比拟的优势。所以,掌握好传统的钓的技巧对我们来说还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个传统钓法的技巧。

  一、传统钓技巧之几大常见漂相

  传统钓有许多不用的钓鱼漂相,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漂相,才能更好的使用传统钓,现总结如下:送漂、黑漂、点漂、走漂、摇漂、飞漂。下面就一一说明下这几种漂相。

  二、传统钓技巧之常见漂相:送漂

  什么叫做送漂呢,从名字可以看出,就是浮漂突然上升,露出漂肚甚至完全横躺下来。这种漂相是鲫鱼咬钩的基本漂相。传统钓鱼技巧中的送漂有三种形式:半送漂、全送漂和躺漂。(也叫卧漂)。

  前面两种送漂是钩饵在进入鱼嘴内的漂相,也叫入口漂相,提竿是可以上鱼的。后面的卧抬漂,钩饵可能进入鱼嘴也可能未进入鱼嘴,提竿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钩饵停放在大鱼背上形成的卧漂。空竿必然。一种是钩饵半途被接入鱼口,提竿多数有鱼。送漂的漂相变化是多样比较常见的有先点后送、先送后沉、先送后走三种变化漂相。

  1、先送后沉

  鲫鱼咬住钩饵拉平身体的过程中,受外界影响,如有鱼抢饵,开始移动身体离开原地,导致坠体移动,拉漂下沉,形成先抬后沉漂相。提竿多数有鱼。

  2、先点后送

  先点后抬是鲫鱼咬钩的典型漂相,鲫鱼习惯斜身试饵触饵,重复吸饵形成点漂。先点后抬是钩饵入口漂相,无论半抬、全抬、卧抬提竿是可以上鱼的。

  3、先送后走

  鲫鱼、鲤鱼、草鱼、鳊鱼等鱼都可以制造先抬后走漂相,构成先抬后走漂相,漂与鱼的争抢食饵习性有关,在两鱼或多鱼的食饵环境,鱼抢到钩饵后。会匆忙离开原地,躲到远处细细享用,钩饵离底,坠体上升产生抬漂,匆忙离走,拉动浮漂,形成走漂。

  三、传统钓常技巧之常见漂相:黑漂

  黑漂,就是指浮漂全部沉入水中。黑漂漂相不同于送漂漂相,送漂是单一上升移动坠体的入口漂相,黑漂漂相则包含着一定外部因素,也就是说,黑漂有可能有鱼,也有可能没有鱼。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黑漂的几种情况。

  1、均匀下沉

  有两种情况构成:一是鱼体压线行进,坠体不动,但压弯主线,缓缓拉动浮漂下沉。二是底层鲇鱼之类大鱼咬钩,将钩饵坠体一并吸入嘴内行进,主线弯曲,构成浮漂均匀下降,提竿不空,必是大鱼。

  2、先点后沉

  先点后沉是鲤鱼咬钩时的典形漂相,鲤鱼用嘴唇鲤及钩饵时会产生点漂,当钩饵吸入口后,鲤鱼会含住钩饵前进或后退,平移的坠体会将浮漂拉入水中,构成先点后沉的变化漂相。先点后沉是入口漂相,提竿是有鱼的,但提竿的时机要稍稍置后一到两秒,让钩饵充分进入鱼的口腔内。

  四、传统钓常技巧之常见漂相:点漂

  点漂也可以叫做顿漂,其实,传统钓的点漂和悬坠钓的顿漂是有原则上的区别的。沉坠钓的点漂多数是非入口藻相,提竿是没有鱼的(大点大跳漂相除外)。

  1、先点后抬

  浮漂点动两到三次之后,漂尖便十分沉稳地向上升起,能见到浮漂的腰部,如不提竿,浮漂可以继续抬到横卧水面。先点后抬是鲫鱼咬钩的典型漂相只要见到先点后抬的漂相,钩饵已在鱼的口腔内,提竿是有鱼的,即使是抬到卧漂,也不例外,多数有鱼。

  2)饵料大与小的影响

  在鱼的个体一定的情况下,饵料越小鱼入口越轻松,饵料越大入口越困难。例如:在同等深度的水体里,用半根蚯蚓钓和用整根蚯蚓钓,抬杆时间的早与迟是不同的。半根蚯蚓鱼会较轻松的入口,当你看到送2粒漂抬杆上钩率较高,但用整根蚯蚓钓的时候,当你看到送2粒浮漂就抬杆,这时候,鱼可能只含到蚯蚓头而没有将钩吃进嘴里,跑鱼的几率相对就大。所以,饵料越小(细、短)抬杆应该略早,饵料越大(粗、长)抬杆就应该略迟。

  3)饵料软与硬的影响

  我们通过在鱼缸里喂金鱼可以看出,同样用半个米粒大小的饵料,用柔软的熟饭粒喂它,它几乎一口就吃掉了,而用生大米喂它,它要吞吞吐吐很多次才吃掉。所以,在用软饵的时候,当发现已开始送漂或黑漂的时候,就要及时抬杆,但你的饵料如果较硬,抬杆时机就应该略迟一点,以减少脱钩跑鱼的几率。

  4)水域肥与瘦的影响

  水域有肥瘦之分,肥水里的鱼由于天然饵料丰富,鱼类终日饱食无忧吃钩时吞吞吐吐吃钩速度很慢,肥水中钓鱼抬杆时机应该略迟一点。而在野外的瘦水水域里,天然饵料匮乏,鱼的饥饿程度高,其他条件相同的时候,鱼吃钩较干脆,当看到有送漂或黑漂等漂相就应该及早抬杆。

  5)坠子重与轻的影响

  鱼在含住饵料抬头后,首先要带动铅坠,如果漂调的迟钝鱼拉动铅坠就费劲就会吐钩,这样,一旦发现有轻微送漂或黑漂就要及早抬杆,迟了鱼就会吐钩而逃。但是,如果你的漂调的很灵敏,当看到漂开始轻微上送就抬杆,其实,这时候鱼还没有将饵料完全吸入嘴里,这时候抬杆就很容易跑鱼。所以,用软饵料抬杆要略早,用较硬的饵料抬杆应该略迟一定。

  6)脑线长与短的影响

  脑线的长短也影响抬杆的早迟,钓友都知道,脑线越短灵敏度越高越长则越迟钝。当鱼将饵料含入口后,抬头的时候便要牵动铅坠,脑线如果留的很短,鱼刚轻微吃钩浮漂就有反映,鱼刚抬头浮漂就会反映为送漂,但这时候鱼还没有把钩饵吃深,这时候抬杆就会脱钩跑鱼。

  如果脑线留的长,鱼轻微吃钩浮漂不会变化,只有当鱼将饵料吸入嘴里较深并且头抬的较高了,浮漂才反映送漂,耗用的时间也长一点。由此看出,脑线短的抬杆应略迟一点,脑线长的应该略早一点。

  7)温度高与低的影响

  高温季节鱼吃钩的动静大于低温季节,同样的漂相,但鱼吃钩的程度是不同的。如果是在冬季钓鱼,鱼的吃钩动静轻开口小,鱼即使已经将饵料吸入嘴里,浮漂的送漂、拉漂反映也很微弱,用台钓时候,常常只反映在一道黑线上下变化,如果你再等它将浮漂送或顿的明显一些,可能它已经吐钩离开了。但是高温季节里则不同,这时候鱼吃钩的动静相对较大,如果你看到送或拉的动静轻微就抬杆,常因过早而跑鱼。

  抬杆时机的把握是一项技术,钓手一要知识全面二要反映敏捷。既要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随机应变综合分析,又需在瞬间作出抉择,这就要求钓者要常学常钓,能做到判定准确手随心动,才能较快提高技艺。

  钓鱼的好处

  一、钓鱼可放松心情

  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压力会使人发胖。长期处于压力下时,身体里的压力荷尔蒙“泛滥”,会刺激聚集在腹部的肥胖细胞膨胀,并促使脂肪堆积。有专家将这称之为“毒性肥胖”,因为这种堆积在腹部深处的脂肪更容易引起心脏病、糖尿病,甚至癌症。另外,压力荷尔蒙会激发你的食欲,很容易造成暴饮暴食。所以,有空出来钓钓鱼,放松放松也不错。

  二、户外晒晒太阳

  如果一个人长期在黑暗沉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生理功能会受影响,造成体重增加和睡眠质量不好。研究表明,维生素D能改善人的情绪和深度睡眠指数,有效减少不良睡眠发生和情绪引发的疲劳感,而这也是激活新陈代谢的一个天然好方法。进行钓鱼等户外活动,只要接受足够的日光,体内就可以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

  此外,适量增加阳光的照射能有效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改善人忧郁的心情。当然,中午暴晒不太好,可选择在早上或者下午4点之后再进行垂钓。除了能够享受阳光的照耀外,你的心率也会增加,而且多呼吸新鲜空气,对身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三、钓鱼时在户外多喝水

  德国的新研究发现,当在一定时间内喝下17盎司(约480毫升,差不多是500ml的小瓶冰红茶那么多)的水后,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会加快30%。

  四、挂饵挥竿增加身体运动

  开饵挂饵、抛竿挥竿、捞鱼上岸等都能增加身体运动,促进内循环,增加血液中氧的含量,对于激活身体机能大有好处。

  五、渔获而归,鱼肴益健康

  钓鱼满载而归后,中午或晚上开鱼餐,加些姜和辣椒更是锦上添花。

  1.鱼肉。金枪鱼和三文鱼等海鱼中含有一种脂能够增加瘦素的分泌,瘦素这种荷尔蒙能够控制你的食欲,减少能量摄取,增加能量消耗,抑制脂肪合成。这对降脂减肥十分有益,每个星期应吃3-4份鱼。另外,含脂肪高的海鱼和鱼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和奶酪中天然维生素D相对较多。

  2.辣椒可以暂时性提升身体新陈代谢的水平,如一大汤勺的剁椒能暂时地提高代谢率23%。虽然一些研究表明这种效果只能持续30分钟,但经常吃辣味食物,就能产生叠加效应。

  3.姜除了能够增加菜品的味道外,还能让身体的消化功能增加20%。

  结语:适当的垂钓对于我们来说有许多的好处,从上文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钓鱼有许多的钓鱼技巧。希望大家都能够了解,并将这些技巧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钓鱼活动中,希望小编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后小编祝大家钓鱼都有好收获。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