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宝山网|立秋的习俗 这6个习俗好多人不知道……

123456789

  立秋是盛夏转换为初秋的节气,自古以来秋天就是受欢迎的季节,人们也格外重视立秋,它代表了丰收,是古时的“八节”之一,立秋的习俗有哪些?立秋过后气候会发生变化,此时要做好饮食调节,立秋饮食禁忌有什么?

  立秋的习俗

  1.贴秋膘

  在民间立秋这天会以悬秤称人,要将体重与立夏相比检验胖瘦,如果体重减轻被叫做苦夏,古时人们对健康的标准主要胖瘦为标准,如果瘦了要为身体滋补,也被叫做贴秋膘。

  2.晒秋

  晒秋是农俗现象,有一定的地域性特色,在我国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山村因为地势复杂,村庄平原较少,所以到了立秋就会将农作物挂在屋顶或是窗台晾晒。

  3.祭祀土地神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到了立秋的时候,民间有祭祀土地神的说法,为了庆祝丰收。

  4.啃秋瓜

  南方地区在立秋有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这一天会吃西瓜,主要是为了防止秋燥。

  5.躺秋

  立秋节气,古人会选择一个阴凉的地方躺一会,为了感受秋天的凉爽,但是立秋以后,还会热上一段时间,要等到天气真正凉爽还有一段时间,所以中午不能躺在外面。

  6.躲秋

  虽然到了秋天,但是气温还是很高,立秋当天阳光较为炙热,这天要躲避正午的太阳,避免被太阳暴晒引起身体不适。在立秋正午的时候,人们不会去外面行走,这个行为也被称为躲秋。

  立秋节气是秋天的起点,虽然此时天气炎热,但是从季节上算起,就是秋天了,此时做好身体保养是非常重要的,立秋要如何养生好?立秋养生有很多注意事项,只有了解这些注意事项,才能让身体更健康。

  立秋如何养生

  1.规律作息

  立秋过后夜间气温会渐渐凉爽,不会有夏季又闷又热的感觉,比较容易入睡。立秋时要早睡早起,拥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能让身体得到充足的休息,让身体更健康,在睡眠过程中要注意保暖。

  2.做好饮食调养

  立秋节气天气干燥,可以常吃滋阴润肺类食物,例如柑橘、芝麻、红豆等,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这样能更好的调理五脏六腑功能,起到增强抵抗力的效果。每天要保持2000ml的饮水量,此外可以常吃含有脂肪和糖份较高的食物,不能暴饮暴食,要适当锻炼身体。

  3.做好保湿保温

  立秋节气要做好肚脐和脚底部位的保暖工作,不能光脚走路。室内温度要控制在22-28度之间,室内的湿度要在60%左右,要适当开窗通风,保证房间内空气流通。

  4.调理脾胃

  立秋虽然是秋天节气,不过白天的温度还是很高的,空气中的湿度也比较大,此时脾胃会受到损伤,如果没有护理好脾胃,可能会影响到脾胃功能,让营养物质吸收减少。到立秋,调理脾胃要从利湿、健脾方面入手,用排便的方式将体内的湿邪之气排出体外。

  
立秋的饮食禁忌

  1.少吃刺激性食物

  在立秋节气,应该少吃辛辣、燥热和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例如辣椒,不然可能会导致体内火气上升,引起上火症状。立秋节气可以吃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可以常吃,这类食物有散发的作用,韭菜和芹菜都是辛香气味食物。

  2.避免暴饮暴食

  到了立秋,气温虽然没有明显下降,但是人们胃口会比夏季好很多,进食的欲望会增加,不过大家要控制好进食量。如果存在暴饮暴食,摄入热量过多的情况,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让身体受到影响。立秋后饮食要适量,不能放纵自己。

  3.不吃过燥食物

  中医认为,苦燥食物会伤津耗气而秋季燥邪当季,肺部比较较弱,如果被燥气影响,很有可能会出现肺燥的情况,进而很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就会复发,或是导致疾病加重,立秋过后要少吃过燥类食物,例如油炸食品。

  4.不吃生冷食物

  立秋后气温会慢慢降低,早晚温差较大,身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代谢会随之改变,饮食方面要少吃生冷食物,避免加重肠胃负担,引起各种消化系统疾病。

  结语:立秋是秋天的开始,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还是偏高的,白天的气温非常高,三伏的末伏也在立秋后,即使到了立秋,也不要以为会变得凉爽,平时要注意防暑,保持夏季的作息,注意饮食禁忌。

987654321

You may also like...